Thursday, 27 October 2011
My Blueberry Nights 我的藍莓夜 (IV)
251 days 5603 miles since NY
第 251 日,距離紐約 5603 英里。
251 days 5603 miles since NY
Elizabeth 到了納維達 Nevada,在一間不見天日,紫醉金迷的賭場工作。認識了Natalie Portman 飾演的,美麗,慧黠,任性,與父親關係疏離的女賭徒,一個名字叫 Leslie 的女子 ( 想起哥哥...)。
一向喜歡Natalie Portman 那張很有性格的,冷艷的臉,及倔強,反叛的眼神,早於《星球大戰》時演的 Amidala 已令我驚艷,還有後來的 "V for Vendetta",
今年她終於憑藉《 黑天鵝》奪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真的很替她開心。《我的藍莓夜》拍攝於二零零七年,王家衛果然夠眼光!
說回本片。
Leslie遇見 Elizabeth 之時,在賭場輸光了錢,以車子作抵押,向Elizabeth借,想藉此翻身。
Elizabeth把自己二千多元的儲蓄全借了給她,結果換來她的車,輸了錢的Leslie,要求和她一起上路。
Leslie 和父親都是職業賭徒,因為父母早離異,她和父親的關係疏離。在她的父親的訓練下,她習慣了不信任任何人,即使是她的父親。
路上接到醫院的電話,告訴她父親病重,著她快趕往拉斯維加思相見。Leslie 不相信,以為這只是父親騙她回去見他的技兩..
"Never trust anybody..
He lives he dies, I don't care.."
她告訴 Elizabeth,他是死是活,她不在乎。
"You are lying."
從她的眼神,Elizabeth 卻看得出,Leslie 其實是重視她的父親的,只是可能曾經被他欺騙,受過傷,所以選擇從此不再信任別人,就是不想再受傷害。
到了Vegas,卻發覺這是真的,她的父親已經病逝。她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深深懊悔,內疚,一切已經太遲。
這時,她才坦白對Elizabeth 說,她其實沒輸錢,只是欺騙她,不想將贏得的錢分給她。
她的父親不在了,她向Elizabeth買回她父親的車,將會和這個她父親唯一留下的記憶長相廝守,作為救贖。
Leslie倍 Elizabeth 到車行另外買一部二手車,Elizabeth看中了一輛車,價錢也合理,正想買下,Leslie但卻阻止了她,因為她不相信那車行
Sales,認為他開價太高,是在欺騙Elizabeth。Elizabeth卻不以為然,堅持買下車子。
Leslie 笑她太天真,教她不要太相信人家的說話。
Elizabeth 笑著回答,Leslie 才是要學習開始相信他人的一個。
"You have to stop taking other people at their words .."
"Maybe you should start doing so..."
兩個不同性格的女子,從彼此身上學習到自己缺乏的元素。
Elizabeth 學到 Leslie 的自信,Leslie 則學習到信任他人。
別人就像一面鏡子,反照出真實的我們,令我們更認識清楚及肯定自己,終而更欣賞自己。
"We depend on others as a mirror to define us and to tell us who we are..and each reflection makes me like myself a little more..."
離開紐約差不多一年的 Elizabeth,經歷了旅途上的種種人與事,在他人身上,清楚認識自己,也學會欣賞,接受自己,
時間,固然可以撫平一切創傷。距離和空間,亦可以教我們認識清楚我們自己的內心。她終於走出被違棄,被背叛的陰影,慢慢對人,對己,都恢復信心。
她準備好,步上歸途。
Labels:
電影
Friday, 21 October 2011
My Blueberry Nights 我的藍莓夜 (III)
Da185Days 3906 miles since NY
Elizabeth 離開第185日,距離紐約3,906哩。
Jeremy 仍留守在紐約,每天在咖啡店為Elizabeth 預留一個位,及一個藍莓批,等待著她有一天回來。
然後,這一夜,出期不意回到這咖啡店來的, 卻是多年前突然離開他的Katya。咖啡店內的陳設依舊,但,很多事情,都已改變。 包括香煙的味道。
他依然保留著她留下的鑰匙,因為他記得,她說的,假若扔掉鑰匙,門便永遠關閉。
但有時,即使你還有著鑰匙,那門依然未能打開。
即使打開了門,你要尋找的人可能已不在。
"You still have the keys?
"Yes, I always remember what you said..I will never throw them away, I'll never close those doors forever.. I remember.."
"Sometimes even if you still have the keys, those doors still can't be opened,can they? "
"Even if the door is open, the person you are looking for may not be there.."
兩人都知道,雖然他們曾經這樣相愛,兩人一起有過那麼多快樂的時光。
他亦曾因為她的離去那麼傷心,然而,經過那麼多年,兩人再見,發覺之前的情已逝,
看著舊愛,感覺依然熟悉,昔日的激情卻已隨著時間流逝淡化為友情,一切事過境遷。
再看到他/她,心中再無怨無憎,無愛無恨。
一切已成過去,感覺已淡忘,之前的恩怨愛恨,早已無聲無色,消失於不斷變化的歲月中。
"A few years ago, I had a dream
It began in the summer and was over by the following spring
In between there were many unhappy nights, as there were happy days,
Most of them take place in this cafe and then one night,
and then one night, the door slammed and the dream was over."
Jeremy 問 Katya,你為什麼會來?
Katya 答他,我猜, 我只是想看看我是否還記得那感覺。
她溫柔地看著他,心中知道,她對他的感覺未變,之前的愛的記憶仍在,可是,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他。
當初,是她選擇放棄身邊的幸福,不辭而別。如今,她回來,卻發覺,已經太遲。
用以開啟心扉的鑰匙雖然還在,然而他心裡,已有了別的人,那人,不再是她。
一切都在變...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即使再遇,已經與從前不一樣。
兩人黯然道別,說了再見,心中卻知道,相會再也無期。
"I guess I just want to see if I could remember what it felt like...
Bye Jeremy"
"Bye Katya"
至此,Jeremy 才真正卸下了舊有的感情包袱,一心一意守在咖啡店,等待著 Elizabeth 的回來。
Comments:
CH
2012年2月5日下午11:49
Eason 這歌退還有一個國語版本《好久不見》,不知道你可聽過?
kc
2012年2月6日上午3:23
啊,聽了:
「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 只是寒喧 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不禁又再落淚。
「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 不再去說從前 只是寒喧 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不禁又再落淚。
Sam
2012年2月4日下午2:51
我也很欣賞李商隱的詩。
除了錦瑟,最喜歡他《無題》中的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
還有「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除了錦瑟,最喜歡他《無題》中的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
還有「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kc
2012年2月5日上午9:42
的確是好詩。想起 Eason 的《不如不見》:
「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
中間隔著那十年
似等了一百年 忽爾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聽著,眼淚,不期然又落下。
「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
中間隔著那十年
似等了一百年 忽爾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聽著,眼淚,不期然又落下。
Sam
2012年1月31日下午1:22
個人認為,這是整部電影拍攝得最好的一場。想起拜倫的詩句:
" If I should greet thee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 When we two parted, by Lord Byron
After long years,
How should I greet thee?
With silence and tears."
-- When we two parted, by Lord Byron
kc
2012年2月2日下午1:08
我也很喜歡這詩。
英國有拜倫,幸好咱們也有李義山: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只是當時已惘然。」
Labels:
電影
Saturday, 15 October 2011
My Blueberry Nights 我的藍莓夜 (II)
57 days 1120 miles
離開紐約的第五十七日,她來到距離紐約一千八百公里 田納西州的小城 Memphis 曼菲斯,
因為夜間睡不著,她日以繼夜地,用兩份侍應工作來麻醉自己。同時,開始將她途中所見所感,寫在明信片上,寄給遠在紐約的Jeremy,但沒有附上她的聯絡地址或電話。
在曼菲斯,她首先遇到的,是David Strathairn 飾演的一個癡情的警察Arnie 安尼 (可想起《重慶森林》的梁朝偉?),不能接受妻子 Sue Lynn 蘇蓮離他而去的現實,每晚都在酒吧喝得酩酊大醉,以買醉來忘記被違棄的痛楚。
Rachel Weisz 飾演他的妻子蘇蓮,年輕,貌美,野性,活生生像咱們的劉嘉玲翻版。
她認識 Arnie 之時,她才十七歲,因醉酒駕駛,被他這交通警察截停。之後,他瘋狂地愛上她,他們很快結了婚。然而,婚後,她才感到,他的愛令她窒息,
蘇蓮離開他,就是因為受不了他的霸道及癡纏。
他 知道身為警察,他不應該酗酒,每晚他都告訴自己及他人,這是他最後一晚喝酒。可是,他每晚依舊忍不住到酒吧買醉,就像對他的前妻的感情,他對她依然念念不 忘,不能沒有她。他想念她,想和她和好,但每一次,當他看到她和其他男子一起,都禁不住妒火中燒,往往一言不合,便針鋒相對,爭吵起來。
(好一個王家衛,Arnie 和 Sue Lynn 爭吵之時,竟然響起Ottis Redding "Try a little tenderness" 這背景歌曲..
是的,女性大多需要呵護,她不開心,或者發怒之時,不要只顧和她說道理,更不要動怒,如果你愛她,請給她多一點點溫柔吧。)
一日,他看到 Elizabeth 在寫明信片,問她為何不打電話,而要花時間寫。Elizabeth 回答,有時,有些說話寫下來比較好。
Arnie 聽了,況似有所頓悟,決意嘗試以文字來和蘇蓮溝通。
可惜等不到他將他的說話寫好,一天,因為Arnie 打了她的新男友,Sue Lynn 發怒,到酒吧找他晦氣,她歇斯底里地,不斷地對他說,我們不是夫妻,已經完了,it's over...。她轉身離去,Arnie 情急之下,拔槍指著她說,「如果你離開,我就殺死你。」
她聽到,卻頭也不回走了。
他頹然放下槍,看著她的身影遠去,心中一片澄明,他明白到,無論她如何令他傷心痛苦,他仍然愛她,卻知道,他再沒法令她回心轉意。
他冷靜地付了賬,給予豐厚的小費後,駕車離開,不久汽車失事,他撞車身亡。
究竟這只是意外,還是他決意放棄自己,以這方式來徹底解決這痛苦,還給蘇蓮她所需要的自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真正的答案。
蘇蓮知道的死訊,呆了。她開始像Arnie 般,每夜到酒吧以酒消愁。
她離開他,是因為受不了他的癡纏。每一次他見到她,Arnie 趨前要求和她復合,她都感到不勝其煩,都趕他走。他的愛令她感到窒息。
她不恨他,只想他放手。
可是,到他真的從這世界消失了,她才知道,他的離去帶來的傷痛,卻是更沉重得她無法承受的。
"I don"t hate him, I just want him to let go..
Now that he has, it hurts m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hole world.."
原來,真正失去了他之後,她才知道,她其實也還愛著他,並不想真的離開他,所以她一直留在這小鎮,在他可以看到她的地方,口說不要見他,卻一直故意不斷帶著新男友在他面前出現,惹他注意。
兩個原本相愛的人,卻因不懂得怎樣去愛,不斷互相傷害,終於悲劇收場。
蘇蓮最後決定離開這小鎮,尋找她的新生。
正如這電影其中一首插曲 "Looking Back" (Ruth Brown) 說的:
"Looking back, I can see love turn into pain.
And I know, yes I know,
I will never make the same mistake again..."
希望她也真的會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再遇到愛的話,好好珍惜,不會再重滔覆轍,讓愛變成痛苦傷害。
"When you're gone, all that is left behind are the memories you created
in other people's lives or just a couple of items on a bill.
I wonder How will he remember me? As a girl who likes blueberry pie, or as a girl with a broken heart...?"
不久,她也離開 Memphis,繼續她的旅程。在旅途上,也繼續寫明信片,寄給一直留在紐約的他。
他當然也是喜歡她的。可是因為過去的包袱,不敢向她表示。直到她走了之後,他才知道,他無法忘記她。
收到她從寄來的明信片,知道她在一間咖啡店工作,卻沒有她的地址,他發狂地逐一打電話到田納西州的咖啡店找她,卻不得要領。
後來,他改變策略,不再打電話到四處找她,而是像她一樣,改為寫明信片,寫了無數明信片,同樣的字句,重覆抄寫,然後把它們寄到田納西州 每一間咖啡店,希望其中一張,終歸會到達她的手中。
她一路向西走,離開紐約愈來愈遠。兩人相隔千里,卻彼此牽掛,兩夥心的距離,反而愈來愈接近。
就像Neil Young "Harvest Moon" 這歌中說的,
"There is a Full Moon Rising
We know there is music playing
Coz I am still in love with you
I wanna see you dance tonight
Coz I am still in love with you
Always always will..."
Labels:
電影
Sunday, 9 October 2011
My Blueberry Nights 我的藍莓夜 (I)
這是王家衛第一部英語電影。演員有Jude Law, Norah Jones, David Strathairm, Rachel Weisz, Natalie Portman..
我並不是王家衛的粉絲,這電影年公映時,因為評論大都認為沒甚新意,似是《重慶森林》英語版。所以未有入場觀看。
最近在友人家看了這電影影碟,卻感覺不錯。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很多人,包括你,我,都可能曾經經歷,感受過的,有關愛,失去愛,到重新尋找到愛的故事。
的確正如這電影主題曲 "The Story" 所說的,"The stories have all been told before.." 全屬老生常談,沒有甚麼特別。
雖然故事的確並不新鮮, 王家衛拍來也很平實,自然,沒甚花巧,但可能正因如此,反而感覺動人。
電影藍鬱的調子,緩慢的爵士音樂,王家衛特殊華麗,濃烈, 絢爛的色彩,綿長的公路,血紅的日落,男男女女之間含蓄,纏綿又充滿張力的關係,交織而成很有王家衛風格的浪漫篇章。
Norah Jones 飾演的女主角 Elizabeth,從咖啡店老闆處查探得知男友另結新歡,她先是憤怒,更是傷心。
Jude Law 飾演的咖 啡店老闆,亦是傷心人。他從英國雯徹斯特移民來美國,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夢想,期間女友離他而去,他很傷心,卻一直保留著她交還的鑰匙,默默地守候著,心 裡希望她會有回心轉意的一天。在咖啡店,還有很多和他一樣,失去愛之後把鑰匙違留下的客人,這些鑰匙,他都代他們保管著,放在一個大玻璃瓶中,等待著它們 的主人回心轉意。
一串串違留的鑰匙,代表一段段失落的回憶,一個個無結果的愛情故事。
咖啡店便是 Elizabeth 療傷的地方。Jeremy 成為她傾訴的對像。
像所有被背叛,被違棄的女子,她不明白為甚麼她的男友會捨她而去,她想知道原因。
"I guess I am just looking for a reason..."
他勸她,還是不知道的好。
"From my observation, most of the time, it is better off not knowing..and other times,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 found..."
她卻堅持,要知道原因。
他回答,有些事,是沒有原因的。就像店裡的糕餅。每晚,芝士蛋糕和蘋果批總是很快賣光,藍莓批卻無人問津。這並不是藍莓批有甚麼問題,只是人們沒有選擇它,你不能怪責它..
"Hmm...It's like these pies and cakes. At the end of every night, the cheesecake and the apple pie are always completely gone. The peach cobbler and the chocolate mousse cake are nearly finished... but there's always a whole blueberry pie left untouched. "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blueberry pie. Just... people make other choices. You can't blame the blueberry pie, just... no one wants it. "
聽了Jeremy 的一翻說話,她恍然大悟,自始愛上了吃同樣被別人嫌棄的藍莓批。
她每晚走入這咖啡店,把自己的悲傷淹沒在一個又一個藍莓批中,
人家是以酒消愁,藍莓批,就是她的慰藉。
看著她強忍著眼淚,大口大口的吃著她的藍莓批,好像這樣,她就可以將她的悲傷,全都吞沒在肚子裡。我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
這咖啡店老闆 Jeremy,亦慢慢不由自主地, 喜歡上了這個和他一樣感情失意的女子。
一 夜,她一人吃了整個藍莓批之後,醉了,伏在吧檯上睡著,唇角還殘餘藍莓批的碎屑。他俯身輕吻她的咀角,不想驚動她,遜即離開。攝影機 closeup 對住Elizabeth,她緊閉雙眼,似乎仍在熟睡,但三十秒後,我們看到,她的咀角慢慢含笑,原來她其實早已醒了,她的心裡是歡喜的,卻不願意讓他知 道。
她不是不知道他的情意的,只是,剛受傷了的心,尚未痊癒,亦未能拋開被傷害的陰影,未準備好,去接受另一份愛。所以,她選擇逃避... 她決定離開。
臨走的一夜,她去到她舊愛的住所樓下,但沒上去見他,也沒對他說些甚麼,就轉身走了。
"How do you say goodbye to someone whom you can't live without?
I did not say goodbye.
I did not say anything.
I simply walk away."
不錯,對於一個已經離棄你的人,千萬不要再尋根究底,追問甚麼,他/她離開你,原因只有一個: 他/她不再愛你。所以不要再作無謂糾纏,也不要期望他/她會回頭。這不是你的錯,不要責怪自己,正如片中Jeremy 向 Elizabeth 說的,人們沒有選擇藍莓批,不是藍莓批本身有甚麼問題,只是人們有不同的喜好吧。
她也到過咖啡店,手握著門鈕,心卻猶疑了,最後,她沒推門進入。門輕輕掩上,亦粉碎了門後正在等待她的他的希望。
她離開紐約,獨自上路,一邊以工作來痲醉自己,忘記失戀的痛楚。
另一方面,她亦希望透過時間和距離,來看清楚,驗證和確定這另一份疑幻疑真,新萌芽的感情。
途中,她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傷心寂寞人,從別人的故事中,慢慢明白感情的真諦,亦從別人身上,肯定及尋找到自己。
(....to be continued)
Comments:
CH
2011年12月17日上午12:43
我也不是王家衛的粉絲。總覺得他的電影往往太著重包裝,美則美矣,但失諸花巧,很難引起我的共鳴。這電影倒拍攝得平實。
平凡的故事,才是最動人!
平凡的故事,才是最動人!
Labels:
電影
Wednesday, 5 October 2011
告別China Tee Club
位於中環畢打街十二號畢打行一樓,有二十五年歷史的 China Tee Club,終於在上週五,九月三十日正式結業。
畢 打行 (Peddar Building) 於 1932 年建造而成。是七樓層高的商廈,採用二三十年代 neo-classical 藝術裝飾風格的設計。於畢打街正門設有拱形門廊,柱式騎樓,及三角形的楣飾,鏈狀的花邊。大樓內的欄杆亦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現 時是屬於香港二級歷史古蹟保護文物。
1962 年畢打行由霍英東與湯于翰合資以五百萬元購入。
China Tee Club 則是前香港小姐及前霍家媳婦朱玲玲於 1986 年創立,以會所方式經營,只限招待會員。
這裡的裝修並不豪華,但環境古典優雅,古董的擺設,特別高的天花,低垂的吊扇,牆上懸掛著舊香港的圖畫,相片,高而大的亞熱帶植物,充滿英國殖民地風情。
菜 單則中西合璧,午餐除了西式二或三道菜的 set lunch 外,也供應有東南亞菜式如海南雞飯,喇沙,印尼炒飯等,水準不俗,甚受外國客人歡迎。同樣,下午茶也有中西兩種款式,供客人選擇。這裡的服務員大都是受雇 已久,上了年紀的長期員工。穿著雪白制服,笑容可掬,見到熟客,招呼特別親切。
雖然是採取會員制,但會費一點也不貴。首次入會,只需要付 一千元,但全數可獲發回十張一百元面額的餐券,每次光顧可以用一張。第二年續會更只需付會費五百元,有五張 voucher。我是 2007 入的會,至今已四年。開始時主要是為它的下午茶吸引,後來,因為辦公室離這裡不遠,有空也常來這裡吃午餐,特別是有外國客人來訪之時,我都會帶他們來這裡 lunch 或下午茶,順道向他們講解一下香港的殖民地歷史。
早 在今年七月,從新聞報道得知,美國名牌 Abercrombie & Fitch 將進註香港,以七百五十萬月租天價租用畢打行四樓層,作為香港的旗艦店,畢打行內的租客包括 China Tee Club 及上海灘等,都被逼結業。但當時我仍半信半疑。八月初終於收到 China Tee Club 的告別咭及信,通知會於九月三十日正式結業。才不得不接受事實。
真 可惜,香港又少了一間低調,古雅,很有歷史價值的餐廳,我們,特別是在中環或附近上班的,又少了一個吃飯喝茶的好去處。這年來經歷很多人事離散,除了舊人 舊事,想不到如今連舊店也敵不過經濟掛歲的現實,跟它的毗鄰如皇后戲院,麗嘉酒店,富麗華酒店等中環地標,一一消失於不斷變化的歲月中。不勝欷歔。
上星期趁著它還在,和友人到那裏吃最後的午餐,一方面是緬懷,另一方面也是道別。
當天我們點了煎大蝦牛油果沙律,及三道菜的 set lunch。
煎 大蝦牛油果沙律是我的至愛。用的是五吋長的大蝦,為了方便進食開了邊,整只連殼煎,簡簡單單用鹽及胡椒調味,已經很香,拌牛油果蔬菜沙拉,加上甜甜酸酸的 沙拉醬汁,十分美味,夏天吃尤其適合,比較一般食肆的冰冷大蝦沙拉好吃得多。夏天天氣炎熱,胃口不佳的時候,我最喜歡吃這道菜,加兩小塊這裡的香草麵包及 提子合桃麵包,便是一頓很豐富的午餐。
至於 set lunch, 今天的頭盤我們選擇了煙三文魚沙律。
主菜是 Halibut Steak with Tomato Mousseline sauce。
甜品則有 cheesecake。
最後來一杯咖啡。
埋單兩個人吃了$366.30,一點都不貴,味道一如過往,保持水準,我們都十分滿意。
因為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到來,依依不捨。臨走拍了很多相片,放了在我的 facebook,有興趣歡迎前往觀看。
希望 China Tee Club 會覓得合適地方,很快可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Comments:
pak hung
2011年11月24日下午1:39
2011年11月25日下午1:08
2011年11月21日下午10:13
2011年11月24日上午12:34
希望 China Tee Club 會覓得合適地方,很快可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Comments:
pak hung
2011年11月24日下午1:39
- 的 確是商業掛帥,歷史建築往往並不是指單一的建築物,而是這建築物和其週邊環境互相影響而形成的獨特境象。過往的聚星搭丶愛丁堡廣場丶及最近的政府山改建, 都表現了香港對這方面的不夠重視。就像人們看一幅畫一樣,不是單看其中一部份,而是欣賞其整個圖畫各部份整合在一起而產生的化學效果。
- 舊淺水灣酒店改建了,並沒有了之前的那種感覺,唯有只能在小說裡,在每次閱讀時,重新感受一下以前的氣氛。酒店消散了,但回憶還在,畢竟那裡紀錄了不少醉人的愛情故事呢。
2011年11月25日下午1:08
- 是啊,那些消失了的舊事舊物,幸好還可以在小說中重拾。只是,假如范柳原和白流蘇真的回到現在的淺水灣酒店,怕他們也會認不到這地方呢。
2011年11月21日下午10:13
- 常 看見在香港有一些很具歷史的古蹟或會所要結業,都會有些依依不捨,因為在過往的日子裡頭,我們總會有一些時光在那裡渡過的。雖然我沒進過China Tee Club,但每次經過中環,都會覺得這座畢打行已是與其類似的碩果僅存的歷史建築,像默默地在向途人介紹香港過往的歷史。。題外話:說起會所,若果有人問 香港以前最不應該demonlish的歷史建築是哪一座。我一定令答:「舊香港會所」。那座左右對稱的純白色的維多利亞建築,百年來紀錄了香港洋人(及最 高等華人)的生活,亦見證了香港雖是殖民地,但華人丶洋人在早期根本沒有什麼共通的歷史。 這座本應和太子行對照的Old Hong Kong Club Building實在比現存的version好得多。
2011年11月24日上午12:34
- 舊 香港會,我無緣得見真跡,但從照片中所見,的確是很美麗的建築,拆卸了真的很可惜。是因為商業掛帥吧,座落市區珍貴地段的舊有建築都一一拆卸重建,香港是 愈來愈變成沒有記憶的都市了。我懷念的,還有張愛玲筆下的舊淺水灣酒店,雖然酒店還在,但改建後只剩軀殼,完全不是那回事呢
Labels:
美味追尋
Thursday, 29 September 2011
《情迷午夜巴黎》
剛看完活地亞倫的新電影《情迷午夜巴黎》,雖然不算得上是大師之作,但不乏睿智幽默,小情小趣,加上巴黎美麗景致,看來但覺賞心悅目,我很享受。
Woody Allen 攝影鏡頭下的巴黎憂郁浪漫,梵歌的星空,莫奈的荷花池,雨中的巴黎,明信片般美麗的巴黎景色,帶點微黃,充滿懷舊味道。很多評論都認為這是導演給這他鐘愛的歐洲城市巴黎的情書,難怪本片被選為今年五月康城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巴 黎是我第二喜愛的歐洲城市(最愛的當然是巴塞隆納,很巧合,活地亞倫亦在這之前拍攝的電影竟然就是《情迷巴塞隆納》!), 年輕時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所以看起這電影來特別有感覺。雖然去年才再去過,但看完電影,真的很想立刻放下一切,再飛往花都,學那男主角,穿梭午夜巴黎 大街小巷,甚至超越時空,尋找昔日美好時光。
男主角 Gil,一如活地亞倫過去電影中的男主角,是一個現實生活不愜意,感情和事業都處於進退兩難的游離狀態, 不知何去何從,因而經常抱怨,喋喋不休的小男人。
Gil 是一個頗成功的荷里活編劇,一方面,享受著這編劇工作帶來生活的富足,另一方面,卻喜愛及嚮往嚴肅文學作品,心願是寫一本屬於自己的小說。
他性格內向,浪漫,喜愛雨中漫步的巴黎。
他的未婚妻 Ines 是富家女,漂亮,習慣富裕奢華的物質生活。她的父母亦很明顯不喜歡這個準女婿。Ines 的舊愛 Paul 的出現,更令 Gil 感到自卑。
Gil 喜歡巴黎,希望在此停留,他特別喜愛的,是二十年代的巴黎。
然後,有一晚,Gil 居然夢想成真,因緣際會,他真的坐上Peugot,
古董汽車,回到1920,他認為是最好的黃金年代的巴黎。遇見多位當年活躍於在巴黎知識分子圈的騷人墨客如: 畢卡索 (Picasso),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費茲傑羅 (Scott Fitzgerald) ,達利 (Salvador Dali),布紐爾
(Louis Bunnel),馬蒂斯 (Matisse),Cole Porter , 等名人。
可以和海明威對話,把自己的小說手稿交與 Gertrude Stein 品評,聽 Cole Porter 現場彈奏及演唱他的作品 "Let's do it",和畢卡索的情婦 Adriana 談戀愛, 與Djuana Barnes 大跳charleston... 這何嘗不是很多喜愛法國文學藝術作品的觀眾的夢想?
看著活地亞倫將這些名人一一活現在銀幕上,讓我們看到他們生活化的一面,間中又揶揄一下他們,雖然只是浮光掠影,倒也抵死幽默,我們身為觀眾,一邊看不禁一 邊會心微笑,還是很享受。
例如: 海明威 與費茲傑羅 的明爭暗鬥,Scott & Zelda Fitzgerald 費茲傑羅夫妻間不斷的嘔氣, 達利口中的犀牛..
可以和海明威對話,把自己的小說手稿交與 Gertrude Stein 品評,聽 Cole Porter 現場彈奏及演唱他的作品 "Let's do it",和畢卡索的情婦 Adriana 談戀愛, 與Djuana Barnes 大跳charleston... 這何嘗不是很多喜愛法國文學藝術作品的觀眾的夢想?
看著活地亞倫將這些名人一一活現在銀幕上,讓我們看到他們生活化的一面,間中又揶揄一下他們,雖然只是浮光掠影,倒也抵死幽默,我們身為觀眾,一邊看不禁一 邊會心微笑,還是很享受。
例如: 海明威 與費茲傑羅 的明爭暗鬥,Scott & Zelda Fitzgerald 費茲傑羅夫妻間不斷的嘔氣, 達利口中的犀牛..
身為法國文學藝術愛好者,活地亞倫當然不忘借片中男主角賣弄他對這些大師作品的認識。
例如 Gil 和海明威討論文學,對海明威說的:「Huckleberry Finn
是美國現代小說的鼻祖。」與海明威的意見不謀而合,令海明威大樂,點頭稱是。(海明威於1935年出版的回憶錄 "The Green Hills of
Africa",便有這評語。)
Gil 遇到 T.S. Eliot 艾略特,對他說的:“Where I come from, people measure out their lives in coke spoons.”
是改自艾略特寫的詩篇,"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裡面有這一句:
"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
看過這些原著的觀眾自然認得出處,會心微笑。
片中類似的幽默對白俯拾皆是。
Gil 在咖啡店和達利,Man Ray 傾談之時,忍不住告訴他們,他來自未來,還未克服時空穿梭帶來的震驚,他們不以為然。Gil 隨即回答:「當然了,你們是超現實主義者,我可不是。」
遇到布紐爾之時,Gil 對他笑說,他可考慮拍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群賓客在晚宴後,不知何故被困在屋裡,不願意或者不能離去。布紐爾聽到只覺莫名其妙。
布紐爾著名的超現實電影 "Exterminating Angels"《滅絕天使》的經典場面原來是多得 Gil 的提議,更令我忍俊不禁。
本片的演員陣容強勁,除了男女主角的 Owen Wilson & Rachel McAdams外,還有 Michael Sheen (Paul),Kathy Bates (Gertrude Stein)。
Owen Wilson 飾演的Gil,一改之前的形象,他在片中說話的方式,表情,動作,都是活生生活地亞倫的年輕版。
奧斯卡金像獎影帝 Adrien Brody 飾演超現實大師 Salvador Dali 大獲好評。另一驚喜是客串演出羅丹博物館導遊一角法國第一夫人Carla Bruni。
Gil 遇到 T.S. Eliot 艾略特,對他說的:“Where I come from, people measure out their lives in coke spoons.”
是改自艾略特寫的詩篇,"The Love Song of J.Alfred Prufrock"裡面有這一句:
"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
看過這些原著的觀眾自然認得出處,會心微笑。
片中類似的幽默對白俯拾皆是。
Gil 在咖啡店和達利,Man Ray 傾談之時,忍不住告訴他們,他來自未來,還未克服時空穿梭帶來的震驚,他們不以為然。Gil 隨即回答:「當然了,你們是超現實主義者,我可不是。」
遇到布紐爾之時,Gil 對他笑說,他可考慮拍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群賓客在晚宴後,不知何故被困在屋裡,不願意或者不能離去。布紐爾聽到只覺莫名其妙。
布紐爾著名的超現實電影 "Exterminating Angels"《滅絕天使》的經典場面原來是多得 Gil 的提議,更令我忍俊不禁。
本片的演員陣容強勁,除了男女主角的 Owen Wilson & Rachel McAdams外,還有 Michael Sheen (Paul),Kathy Bates (Gertrude Stein)。
Owen Wilson 飾演的Gil,一改之前的形象,他在片中說話的方式,表情,動作,都是活生生活地亞倫的年輕版。
奧斯卡金像獎影帝 Adrien Brody 飾演超現實大師 Salvador Dali 大獲好評。另一驚喜是客串演出羅丹博物館導遊一角法國第一夫人Carla Bruni。
正當Gil 在二十年代的巴黎樂不可茲的時候,他卻又和 Adriana 乘坐了另一班車, 從二十年代繼續穿梭時空,再往回去,到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巴黎,Belle Epoque, 巴黎紅磨坊的歲月,遇見Toulouse-Lautrec, 高更,狄加思。
來自二十年代的 Adriana,十分興奮,因為 1890 正是她嚮往的黃金年代。因此要求 Gil 和她一起留下,Gil 卻不以為然,他心儀的始終是二十年代的巴黎。對此,Adriana 很詫異,對 Gil說:
“Surely you don’t think the ‘20s is a Golden Age?”
“It’s the present. It’s dull,” she insists.
原來,每一代都有他們的煩惱,都想逃避現實,回到昔日美好時光。
Gil 最後領悟到,每個人都是因為對自身生長的年代有所不滿,因而終日懷緬舊日美好時光,戀戀過去。
他終於明白,沉醉於昔日的光輝燦爛,借此逃避現實,只是徒然。真的讓你回到過去,過去變成了現實,便無吸引可言。
與其沉溺於不可觸摸的過去,逃避到過去幻想中的黃金年代,倒不如珍惜當下,面對及嘗試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不如意,才是真正的懂得欣賞人生。
大澈大悟的Gil 最終拒絕了Adriana,回到現實,和性格不合的Ines 分手,決定留在巴黎,完成他的小說。
雖然同時失去未婚妻和情人,然而,他並不孤獨。最後,導演給 Gil 安排了一個很浪漫圓滿的結局,給他在雨夜巴黎碰到和他一樣喜歡舊事舊物,和喜愛在雨中漫步的女子。
原來,有捨才有得。上天早已安排好,在他最感到無助,失落,以為已被全世界遺棄了的時候,她,早已默默守在一旁。他終於明白,沉醉於昔日的光輝燦爛,借此逃避現實,只是徒然。真的讓你回到過去,過去變成了現實,便無吸引可言。
與其沉溺於不可觸摸的過去,逃避到過去幻想中的黃金年代,倒不如珍惜當下,面對及嘗試改變現實世界中的不如意,才是真正的懂得欣賞人生。
大澈大悟的Gil 最終拒絕了Adriana,回到現實,和性格不合的Ines 分手,決定留在巴黎,完成他的小說。
雖然同時失去未婚妻和情人,然而,他並不孤獨。最後,導演給 Gil 安排了一個很浪漫圓滿的結局,給他在雨夜巴黎碰到和他一樣喜歡舊事舊物,和喜愛在雨中漫步的女子。
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候出現,這,便是世人所說的緣份吧。
Comments:
Sam
2012年1月31日下午1:10
這的確並不是Woody Allen 最好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是他的 Manhattan 和 Stardust Memory。
不過,近年無論對己對人對事要求都沒以前那麼高了,正如你說的,這電影拍的輕鬆,看得開心,又有點意思,已是足夠。
不過,近年無論對己對人對事要求都沒以前那麼高了,正如你說的,這電影拍的輕鬆,看得開心,又有點意思,已是足夠。
2011年11月24日上午7:15
跟 Woody Allen 的舊作如"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Manhattan"等相比,
"Midnight in Paris"其實並不算特別出色。那些名人的出現都只是浮光略影,沒甚深刻描寫。不過此片還算拍得輕鬆流暢,加上巴黎美麗景致,令觀眾無比受落,乃活老又一番身之作。kc
2012年2月2日下午1:20
agree...也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這次應該是在意大利取境。
說來真巧,我在這兩年趁著往歐洲公幹,陸續重訪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前年及去年,剛好到過巴黎及巴塞隆納,活老歐洲情迷系列的首兩部電影的拍攝場地。
而下一站,亦將會是意大利。
說來真巧,我在這兩年趁著往歐洲公幹,陸續重訪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前年及去年,剛好到過巴黎及巴塞隆納,活老歐洲情迷系列的首兩部電影的拍攝場地。
而下一站,亦將會是意大利。
pak hung
2011年11月21日下午9:28
男主角真的很幸福,能穿插於現實與幻想之間,和所仰慕的天才作深切的交流,那怕只是夢境,也就是滿足得不得了:)
kc
2011年11月24日上午12:59
我想,這也是導演的夢想,借電影來完成, 所以都說,荷里活是夢工場吧。
他之前拍攝的 "The Purple Rose of Cairo",女主角 Mia Farrow 也是遊走於現實與幻想之間,界線更模糊,玩得更出神入化,是 Woody Allen 另一出色之作。
Labels:
電影
Friday, 23 September 2011
《竊聽風雲II》
最近看了口碑甚佳的《竊聽風雲II》,此片劇情緊湊,佈局精密,一眾演員,特別是幾位綠葉(包括曾江,江毅,胡楓,郭鋒,駱應鈞及久休復出的焦姣等) 的演出更是精彩,是麥兆輝,莊文強這對組合繼《無間道》後又一出色之作。
不諳金融股票投資的聽眾可能會對戲中有關部分有點不明所以,但我等《大時代》忠實粉絲卻看得津津有味。
吳彥祖的獨行殺手,令我想起《大時代》裡面由當時初出道的林保宜演出的陳滔滔。
劉青雲在戲中助吳彥祖報仇,一如陳滔滔和方展博在《大時代》聯手對付丁蟹。
劉青雲與曾江鬥智鬥力,爭奪股票749,令股價狂升,令人想起《大時代》中方展博與丁蟹的最後決戰,恆指升破三萬點的經典場面。
片中以曾江為首的「地主會」於七三年股災之後成立,目的是抗衡當時操控香港股票市場的外資勢力,捍衛華資企業, 維護股票市場公正。然而發展至後來,地主會成功擊退擊退外國炒家後,卻因為敵不過金錢的誘惑,自身的貪婪,財迷心竅,取而代之,變成背後操縱香港股票市場 的最大黑手,「要那隻股票升就升」,隻手遮天。遇上金融風暴,為了推委卸責,令胡楓一人替大家頂罪,胡入獄後,更遭殺人滅口。
正如權力使人腐化,金錢亦一樣令人迷失本性。
《大時代》的英文名" The Greed of Men" , 便是人性的貪婪,可謂一語道破。
除了一眾綠葉,幾位男主角表現都很出色。
古天樂留了鬍子,一改形象,演一個正直不軻,甚至為了維護法紀,親自報警把犯法的妻子成之於法的反恐保安科督察;
劉青雲演的是財技了得的股票行老闆。
在《大時代》中,劉青雲飾演的方展博,為了打敗丁蟹,向香港三大富豪借運。
在這電影中,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可以逃過金融風暴一劫,靠的當然不只是運氣,而是憑著自己的實力和智慧。
後來他被地主會看中,成為他們的斂財工具。幸好良知未泯,因為協助吳彥祖對付曾江,雖然是受了吳的要脅,卻也因此令吳對他手下留情,只是以小罪被輕判入獄半年。出獄後更加入老人院做財務顧問,用他的財技,為老人院賺取所需資金,使能得以經營下去。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見金錢非萬惡,股票本身無罪,為善為惡,關鍵只是繫於人心。
三個男角中最搶鏡的,卻是吳彥祖演的這個獨行殺手。
吳彥祖演的是胡的兒子,智勇雙全,以一人之力,對抗黑白二道,一方面是為父報仇,但亦是替天行道,為弱勢社群,向為利是事的「地主會」討回公道,所以,大快人心。
吳彥祖無論其冷酷的外形,矯捷的身手,以至希臘神話英雄悲劇的性格,都與阿倫狄龍的獨行殺手無異。但亦一如阿倫狄龍,吳彥祖在這電影中也逃不過殺手的宿命,最終難免一死。
片中飾演吳的母親的焦姣,患了老人癡呆症,很多事情都不復記憶,但念念不忘的,卻是她和已故的丈夫胡楓拍拖時,第一套看的電影,由亞倫狄龍主演的《獨行殺手》。看來除了懷舊,亦很有向這位曾經紅極一時的法國男星致敬的味道。
總的來說,這電影的確是近年港產片中少有極高水準之作,很值得推薦。
Comment:
Sam
2012年1月26日下午2:13
《竊聽風雲II》真的很好看, 比第一套還要好!
亞倫狄龍演獨行殺手的確紅極一時,不過,我還是喜歡和他同期,但比他貌醜得多的尚保羅貝蒙多。
亞倫狄龍演獨行殺手的確紅極一時,不過,我還是喜歡和他同期,但比他貌醜得多的尚保羅貝蒙多。
Labels:
電影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