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October 2012

快樂生辰: The Krug Room (III)‏

第十五,十六,十七道菜都是甜品。
首先出場的是香蕉船。
只見白色的碟子上,擺放了一只小小的香蕉。
那當然不是真的香蕉,而是用了香蕉蓉,雲妮拿冰淇淋,及白巧克力做成香蕉形狀,再淋上巧克力醬,配一小碗紅莓雪葩,真的像吃香蕉船。





跟著的是名為 "Breakfast" (早餐) 的甜品。只見碟上真的是早餐常見的麵包,雞蛋,及蛋黃。
那雞蛋不是真的雞蛋,外層是白巧克力做的蛋殼,敲開,裡面是香滑的 creme brulee。那蛋黃也不是真蛋黃,而是外層淘了糖霜的奶黃。那麵包倒是真的,烘過的提子麵包吃起來有點像法式西多士。





最後的一道 Petit Fours,名為 Moon on the Krug 格魯克上的月亮。是整頓晚宴的高潮。

上這道甜品之前,Jacky 先著客人們都移到長檯靠牆那一邊,然後在檯面舖上一塊長長的,灰藍色的墊。
一切就緒之後,主廚率領著甜品廚師出場。當晚的壓軸表演正式開始。

甜品廚師先把多個空心的玻璃高身圓柱放在檯的三角,再慢慢往內倒入大約半英吋 褐色的液體。




接著,廚師們變身成畫家,以奶油,及不同顏色的oreo 朱古力曲奇餅粹,松露朱古力,椰絲,作為顏料,即席揮毫,天空中群星間的霧狀帶銀色的河流在灰藍的長墊慢慢呈現,這邊是我們熟悉的銀河旋轉臂彎,那邊是環繞銀河的不同大大小小的疏散星團。那一彎美味巧克力看似是閃爍的星雲,還有以雪硬了的冰淇淋做成表面凹 凸不平的流星 ...





跟著,廚師將先前注入液體的玻璃管拿開,留下的原來是凝結成衛星模樣的巧克力奶凍!

觀眾都來不及驚訝,只見主廚已取來粉紫色糖霜,將它化作星塵,輕輕灑在星雲滿佈的天河之上,使整個深邃神秘的宇宙銀河更閃爍生輝。
 (想起Carpenters 的 "Close to you" - Sprinkle stardust moonlight in your hair, and golden starlight in your eyes of blue..)

這時,廚師捧出了這幅傑作的主角,以巧克力做成的月球。只見他把月球小心翼翼放下後,再取出 用一大團厚厚的,凹凸不平的,  冒著寒氣的 moonstone 月球岩石,放在月球旁,再用銀匙把這岩石打碎,才發覺原來是用零下196度液氮雪藏的朱古力慕斯製成,吃起來就像朱古力冰淇淋。






最後,廚師們取出熱巧克力槳,緩緩淋在月球表面,只見月球的朱古力外殼遇熱即溶,頂部溶化後,露出缺口,原來裡面裝滿了松露朱古力、紅莓蓉、紅桑莓及朱古力慕思,一吃 之下,才發覺裡面還藏有爆炸糖,一時間在口內霹霹啪啪爆炸起來 (可有想起《低俗喜劇》的爆炸糖?),混合了巧克力,紅莓蓉的香甜,對味蕾做成的震撼效果真不亞於宇宙大爆炸。




一幅似造物主開天闢地般偉大的銀河宇宙創世紀終於完成!






我們一邊看,一邊不斷因驚訝而發出歡呼,至此,我們都深深讚嘆,整個過程,已經超越了我們對烹調的想像,儼然見證一件偉大藝術品的誕生。

廚師解說這個 Moon on the Krug 構思是受到電影《星球大戰》啟發,看著這幅氣勢磅礡的銀河,我當時想起的,卻是一首浪漫的中國詩詞,秦觀的《雀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河昭昭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詞中提及的纖雲,飛星, 銀河,金風,玉露,都似一一呈現眼前。

這個有關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這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似乎更能給這道格魯克上的月亮 添上美麗的遐想,也給那天晚上那頓十七道菜的晚宴帶來一個完美,令人難忘的終結。

就讓我再引用秦觀的《雀橋仙》為此文作結。

《雀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河昭昭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雀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後記:
有朋友看了我介紹這華麗氣派創意驚喜菜式,有感而發,謂 數千元一頓晚餐有能者可付可嚐 ,這卻是另一地一月一年無數餐, 不禁歎息,一切皆是命。
說真的,這般奢華的盛宴,如不是友人誠意邀請,我也不會去試。
我一向覺得,好的食物,是不分貴賤的,只要用心處理,一樣好吃,所以不能純以價錢劃分。不過,比起那些動輒價值過萬的名貴中國食才如鮑參翅肚,每客二千多元連名牌香檳的十七道菜式,其實十分化算。
看過一些網誌,有博客以有幸到這城中聞名已久的一試這昂貴的晚餐為榮,覺得 "been there" 的意義大於一切,對他們而言,這頓晚餐,只不過是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對當晚吃過的食物都不甚了了,遑論會得欣賞。

吃這頓晚餐,我卻是抱著欣賞藝術作品及美食的態度對待的,論味道,說真的十七道菜對於我來說也不過爾爾。最 impress 我的,是廚師用心思及創意帶給客人的驚喜。
是的,這般奢華的晚宴,雖然不用我付款,也是可一不可再。
有幸嘗試過這人間美食,已是幾生修到,我一定會好好記著,這天晚上每一道菜式的色相及味道,當然,更加值得珍惜的,是友人花了這許多心思為我安排這晚宴的心意。

comments:
 
CH 
2012年11月11日上午2:05
  • 分子料理的革新理念及創意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不過,有些跟風者未得這派學問神粹,走火入魔,只著重標奇立異,忽略了食物的味道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可能我比較保守,還是喜歡傳統烹調,例如,一尾新鮮游水魚,簡簡單單加點薑蔥,清蒸,澆上豉油滾油,不需要任何花巧,已經是人間美味  
kc 
2012年11月17日上午2:47
  • 同 意。早前有外國工作夥伴來港,我設宴招待,席上,他們知道我喜歡美食,問我,假如我只有一個選擇,我最愛到那裡用饍。我想也不想便回答他們,自己家中。不 是因為我烹調技巧特別好,只是因為我愛在家中吃飯無拘無束,煮一兩樣簡簡單單,自己喜歡的菜式,招呼三兩知己,談天說地,所費無幾,卻最是暢快。

Sam 
2012年11月9日上午9:42
  • 十七道菜式的確很精緻,尤其是最後的一道甜品。正如你說的,似一場眩目藝術表演多於一切。主廚 Opocenky 師承 El Bulli 的 Ferran Adria,分子美食料理,果然名不虛傳!

 kc 
2012年11月10日下午10:53
  • El Bulli 已休業,無緣得試。現在有幸嚐到 Opocensky 的廚藝,總算聊勝於無。

 charz m. 
2012年11月8日下午12:55
  • This is very true, food has the ability to give u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Krug Room may be expensive in a monetary sense, but how can you put a price on the emotion and fun that comes with such a meal? :-)

Wednesday, 24 October 2012

快樂生辰:The Krug Room (II‏)

十七道菜的 Tasting menu 正式登場。
首先來的是三道小食 amuse bouche。
第一道是cracker with fois gras terrine and edible flowers
以鵝肝醬,和不同顏色花卉點綴的龍蝦脆條,賣相漂亮又好吃。


第二道小吃是 Cone -  狀似雪糕筒,一吃之下才知道是牛肉撻撻,是一個驚喜。



第三道小吃是Truffle Croque Monsieur 是經典法國小吃火腿芝士三明治的變奏,加上黑松露,更為矜貴。


第四道菜,Kumamoto oyster with Vichyssoise and Caviar。
一小只(約二吋) 熊本蠔 Kumamota oyster,舖設在一小盤石卵上。
蠔很爽甜,加上魚子醬 ,及以薯蓉大蒜煮成的法國香滑忌廉濃醬汁 Vichyssoise 一起吃,更能特出蠔的鮮味。


最 好笑的是,上這道菜的時候,Jacky  特別提醒我們,那石子只是擺設,不可以吃的。原來因為 Krug Room 以分子美食料理聞名。分子料理結合化學,藝術與美食,廚師會利用各種工具,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打散,並重新「組合」成 一道新菜,賣的就是出神入化。「新的食物」視覺跟口感,可以和原來的食物完全不同,讓人吃下去滿口驚奇。為客人帶來意料不到的新鮮感。

所以之前曾有客人在吃這道菜的時候,自作聰明,以為石子非石,放入口中,一咬之下方才知道真的只是石子,幸好沒把牙齒咬崩了。這晚的 Tasting menu,當然有分子美食料理的示範作,不過,這道石上蠔,並不包括在內!

第五道菜題為 Tinned 罐裝食品。只見端上來的竟然真的是的一個半開鋁罐,裡面當然不是罐頭食物,而是我喜歡的日本 Hamachi,配以鮮番茄蓉,水芹菜,很特別。


第六道菜是很有秋天氣息的菜式,主角是 Heirloom Beets 紅菜頭,伴以繽紛紅色,白色的落葉,及 Culatello 意大利火腿,冰凍乳酪。
那葉子,當然並非真的葉,而是用可以吃的羊芝士及紅莓做成,很有趣。


第七道菜是 Alaska King Crab 阿拉斯加帝王蟹,蟹爪切段,放在冰涼的碎雪之上,內裡釀滿新鮮蟹肉,清新鮮甜可口,旁邊的一小片葉子味道更十分特別,吃來像鮮蠔一樣,真神奇!以味道來說,這是我當晚最喜歡的一道菜。


說起這蠔葉,喜歡美食的當然知道,這是生長於歐洲海岸的野生植物,味道跟生蠔很相似,帶點鹹,所以也被稱為素食蠔,配海鮮吃最佳。第一個將這蠔葉用於菜餚之中的,就是西班牙享負盛名的分子料理宗師,世界首屈一指 El Bulli 的主廚 Ferran Adria。
Chef Owe Opocensky 曾於 El Bulli 受訓,所以會用蠔葉,一點也不意外。


第八道菜也是我喜歡的海鮮。 晶瑩剔透的日本帶子,Kindai (與 toro 同級卻香港人沒那麼熟悉的一種金鎗魚),配以魚子醬,柚子,青蘋果蓉 同吃,很清新的一道菜。


第九道是 Peach & Tomato Consomme 蜜桃番茄凍湯,顏色粉中帶紅,很漂亮,喝下去酸酸甜甜的,有淡淡蜜桃的果香。這 consomme 的作用似法國菜中的雪葩,幫助我們清洗味蕾,以便迎接以下的主菜。    


第十道,是以青豆為主角的菜式。一種豆,五個不同的烹調方法: 豆蓉,粉末,脆炸,青豆雪糕,原味,吃起來有五種不同的口感及味道。


 
第十一道菜題為 White 白色。
雪白的碟子上擺放了來自大西洋的多寶魚,魚上舖放了像花瓣般漂亮的揶菜花薄片,伴以椰菜花奶油,好吃又好看。




第十二道菜是我很喜歡的龍蝦 Grilled Lobster with caviar and thyme。

 
烤好的法國龍蝦尾,擺放在有大束百里香的木匣之上,百里香煙燻過,散發的香味四溢。吃起來,龍蝦肉入口鮮甜,帶點煙燻香,很特別,也很美味。


 
第十三道菜是西班牙乳豬,Spanish suckling pig with truffle, apple and toffee sauce。僅十八週大的西班牙乳豬,以慢火烹調,表皮香脆,肉質十分嫩滑。配以黑松露,蘋果及拖肥醬汁吃,滋味無窮。
 


第十四道菜是Charcoal grilled Beef Tenderloin 牛肉。用的是來自英國威爾斯 Rhug Estate 的有機小牛腰肉。
Rhug Estate 位於北威爾斯Glynllifon,佔地一萬二千五百多英畝,是Wynn Family 榮恩家族擁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Lord Newborough (7th Baron) 開始改為農場,他過身後,由兒子繼承父業,發展有機耕種,以傳統,天然的方式飼養牛羊,致力於環境保育,大量栽種樹木,植物,及花卉,為動物及人類創造一 個天然的理想生活環境。於二千年獲得有機農場認證,成為現在世界聞名的有機農場,獲獎無數。
這道牛肉的上菜方法也頗特別。


首先捧 出來的是一只黑色的碟,裡面有幾條胡蘿蔔,原來那黑色是用沾了茄子汁的麵包糠塗的,像徵黑色的炭。




最後才取出燒得剛好五成熟的牛肉放在胡蘿蔔上,形成肉放 在木炭上燒的感覺,再澆上初搾特純-橄欖油做成的汁。




這牛肉是來自英國亞巴甸的 Angus 安格斯品種,入口只覺肉質細嫩,肉味比一般牛肉濃厚,難怪曾得過全英國有機牛 肉大獎。   
至此,十七道菜的 Tasting Menu 已經完成了十四道。
剩下的三道,待我休息一會再作介紹。      

(  待續.... )       

Sunday, 14 October 2012

快樂生辰:The Krug Room ( I )

今年的生日剛巧也是中秋前一天,加上一連五天的長假期,中秋慶生辰,還有因為有多位親友回港,差不多天天都有飯局,中西日意佳餚,吃得不亦樂乎。
其中最令我讚歎及回味的,是應友人邀請,前往聞名已久,位於文華酒店甚為隱閉一角,全球只有三間,享負盛名的 The Krug Room一頓十七道菜 的 Tasting Menu 連香檳,充滿創意及驚喜的一頓 once in a life time 的華麗盛宴。



The Krug Room 由香港東方文華酒店行政主廚Chef Uwe Opocensky主理。
Uwe Opocensky 曾於蟬聯三屆全世界最佳的米芝蓮三星,分子料理的宗師 El Bulli 受訓,菜式別具創意。再加上夥拍法國香檳中的貴族名牌 Krug 格魯克,以頂級香檳配創意美食,令 The Krug Room 成為城中美食愛好者爭相慕名朝拜的聖地,聽說預訂座位也要花上數星期,價錢當然不菲。

十七道菜的 Tasting Menu,連同兩杯 Krug Grand Cuvee NV 無年份香檳,每人盛惠 $2,288 + 10%。
我們當晚喝的是 Krug Grand Cuvee NV,不過,不只是兩杯,而是整整一瓶,肯定不只這個價錢。
另有 $3,188 @ 的 package,除了兩杯 Krug Grand Cuvee, 還可嘗試 Krug 年分香檳 Krug Vintage 1988 和年產僅八千瓶,因而價格更為昂貴的玫瑰香檳 Krug Rose 。




香檳屬有氣酒 sparkling wine 一種, 由於釀製方法受嚴謹規管, 品質有保證,加上產量少, 故價錢較有氣酒高。
能稱得上香檳, 必須產於法國香檳區。

法國香檳區有過百個香檳莊, 出品各有不同。

Krug 是由德國人 Johann Josef  Krug 於 1843年所創,至今已傳到第六代。
Krug 格魯克一向重視香檳酒的品質多於產量,採用傳統釀酒方法,嚴格控制品質,每年只生產四十五萬瓶,是整個法國香檳區香檳酒產量的 0.2%。被公認為香檳中極品。

一般無年份香檳是用近一年及過去幾年的葡萄酒調配而成,陳放時期大都是十五個月。
Krug 的 signature 香檳Grand Cuvee NV 卻是採用六至七種,有些酒齡長達十五年的葡萄酒調配,陳放期長達六年,所以味道獨一無二,比一般無年份香檳複雜,口感豐滿。而且Krug 堅持用橡木小桶發酵,氣味特別芳香,難怪 Krug 被譽為香檳酒界中的 Rolls Royce。



The Krug Room 的位置十分隱蔽,我們準七時到達酒店大堂,在 reception 報上名字,未幾便有專人前來迎接,乘坐電梯到二樓:



穿過英式酒吧 The Chinnery,



經過一條走廊,推開一道沒名牌的門,



方才進入這聞名不如見面的 private kitchen。室呈長形,擺放了一張十二人的雲石長餐桌。



桌子的一面牆鑲了長鏡,另一面是玻璃長窗,可望見毗鄰的廚房。





廚房中有八個廚師在工作,其中只有一個是負責 The Chinnery 的煮食,其餘七個都是專為 Krug Room 的客人預備,及烹調當晚的美食。

餐桌前端的一幅牆和木地板原來都是用了來自法國酒廠釀酒木桶的木所做。




餐桌上的倒掛的玫瑰瓶子與天花板玻璃做成河水倒映的效果,很別緻。


靠大門那邊的牆上有用粉筆寫成填字遊戲般迷樣的菜單,客人要知道當天晚上的菜式,便要花點心思,逐一拆解,為晚餐添加了趣味性。



旁邊有一酒櫃連 HiFi,可儲存香檳酒,又可用作播放音樂,據說全世界只有八座。



餐桌上的碟,寫滿了歪歪斜斜的中文,細看才知道是李白的詩,將進酒,



寫字的是法國人 Hermes,他不諳中文,但因為喜歡這詩,所以照著字體臨摹,所以寫成這樣子,但已是殊不容易。

我們邊看邊拍照,邊聽當晚專責招呼我們的 Jacky 為我們詳細講解 Krug Room 的一切,邊喝他為我們開的一瓶香檳。





我不是劉伶,所以對酒不太認識,但香檳酒,倒是我愛喝的,喜歡它淡淡,清幽,芬芳的香氣,入口冰涼,柔滑的感覺,及甜中帶點酸的味道。
我也喜歡看著香檳酒細細的氣泡,在優雅的長腳香檳酒杯中緩緩上升 ...  喝香檳,總和喜慶事掛勾,那開酒時清脆的的 pop 一聲,就像是歡樂的信號。
開啟的,都是快樂的,  雖然可能是已經消逝了的回憶。

就在我們喝了一杯香檳酒,心情也不期然跟著亦隨之而放鬆,有些少微薰之際,期待已久,十七道菜的晚餐正式開始了。

(  待續.... )

Comments:

 ER 
2012年10月28日上午12:54
  • 環境的氣氛曾想像會否是華麗式的俗套,現下看在眼裡的是一個簡約清新,充滿藝術氣氛的情境,令用膳者可以放下拘謹,在輕鬆舒適的心情去欣賞,期待,品嘗每下一個驚喜。果然,隨著而來的每一個精品都充溢著清麗脫俗,如藝術品般放在眼前,令人味蕾雀躍地渴望,但又不忍破壞眼前的一切的美。就這樣的開始,又怎不能繼續引頸期待下一章回!

Ng 
2012年10月27日上午4:23
  • Wao, what an exciting journey, can't wait for the next installment... :)
  ER 
2012年10月25日下午2:17
  • 嘩!這僅是第一回,多麼期待可以一氣呵成拜讀閣下整篇大作,第一節已經感覺氣派不凡,跟著的十七道菜,現在祇能作瑕想,希望不用等待太久,便可以看到一篇現代式的大觀園美筵!
 kc 
2012年10月27日上午3:38
  • 哈哈,當然不是甚麼大作。只是 Krug Room 太出名,十七道菜,加上其他枝節,一口氣寫要很長時間,怕寫不完。所以才分開寫,容易一點處理。剛完成了第二篇,介紹了九道菜式,請賜教。餘下的還有五道主菜及三道甜品,希望下週可以完成。

Monday, 27 August 2012

《夕陽無限好》

昨天七時左右,在家中看到美麗得令人心悸的黃昏日落彩霞,連忙用照相機拍下來,在此分享幾張照片。



從來未看過這麼奇異瑰麗的天空!



不知何故,昨日的雲彩,橘黃橙紅夾雜了孔雀藍,在空中漩轉流竄飛舞,猶如北極光,特別詭異艷麗,也令我想起梵谷的夜空。



只是,這彩霞滿天的絢麗斑瀾景色只維持了十數分鐘,隨著夕陽西下,黑夜降臨,一切燦爛歸於寂靜,剎那璀璨綺麗光輝過後,更是無窮無盡的漆黑和虛空。

原來,人生中所有美麗的時光,真的轉瞬即逝,想抓也抓不住。
一切美麗,都是無常....

就如《夕陽無限好》(是的,又是林夕的詞 !) 這歌說的:

「夕陽無限好 天色已黃昏
本想去憑愛 去換最燦爛一生
想不到長吻 帶來更永恆傷感 」
 
 
 
《夕陽無限好》

主唱:陳奕迅 
作曲:Eric Kwok
填詞:林夕
編曲:Eric Kwok

多經典的歌后 一剎眼已走 纏綿著青蔥的山丘 轉眼變蟻丘
這個剎那宇宙 拒絕永久 世事無常還是未看夠 還未看透

多好玩的東西 早晚會放低 從前並肩的好兄弟 可會撐到底
愛侶愛到一個地步 便另覓安慰 枉當初苦苦送禮 最艷的花卉 最後化爛泥

#夕陽無限好 天色已黃昏 本想去憑愛 去換最燦爛一生
想不到長吻 帶來更永恆傷感 夕陽無限好 卻是近黃昏
高峰的快感 剎那失陷 風花雪月不肯等人 要獻便獻吻#

多風光的海島 一秒變廢土 長存在心底的傾慕 可會夠細數
每秒每晚彷似大盜 偷走的青春一天天變老 只可追憶到 想追追不到

repeat #

好風景多的是 夕陽平常事 然而每天眼見的 永遠不相似
 

Wednesday, 8 August 2012

《晚秋》‏


日前看了最近口碑甚佳的《晚秋》。
電影並沒有預期的感動,但很喜歡湯唯沉靜憂郁內斂的演譯,及整齣電影散發一如片名《晚秋》那種蕭瑟,寥落,淡淡的哀愁,及男女主角之間輕輕的,隱隱的,似有還無曖昧的愛。

電影拍得含蓄,緩慢,細緻。對白不多,寂靜的場境,靜止的鏡頭,很有向日本大師小津安二郎致敬的味道。
兩位演員的表現都很出色。特別是湯唯。
我之前說過,我一向喜歡湯唯,很欣賞她的純樸,低調,溫柔,內斂,一點不似內地某些當紅的女演員燿目,嬌媚。

在《晚秋》這 電影中,她演一個表面冷漠,內心孤寂,沉鬱,憂傷的釋囚,演得極傳神,全沒化粧的臉,憂郁的眼神,好像隱藏了千言萬語,說不出的蒼涼。

至於玄彬,我沒看韓劇,所以不認識他。不過,第一次看他演戲,覺得他長得還挺帥的,他這角色難度很高,表現也不錯。電影中有多次,看到鏡或者櫥窗中自己的倒影,都禁不住左顧右盼,檢視儀容,將一個靠色相為生的男伴遊,演得活靈活現。

這電影的英文海報上的副題,是 "Love knows no stranger",意思是說,愛,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他們是來自不同背景,國度,說不同語言,只是偶爾萍水相逢,對彼此一無所知的陌生人。

就像這電影中湯唯和玄彬飾演劇中兩個主要角色。
一個是假釋中的囚犯,一個是被追殺的男伴遊,一個冷若冰霜,一個口若懸河。
一個曾經因為迷戀一個不值得愛的人,甚至為他弒夫入獄,大難臨頭,那人頭也不回避走,連一聲抱歉也沒說,留下她一個人面對。
從此,她對人徹底失望,收藏起所有感覺,淡然,麻木地面對餘下乾枯的人生。

一 個靠販賣色相為生,為了討好顧客,他可以為她們做任何事。(If they want me to be good, I'll be good; if they want me to be bad, I can be bad..Satisfaction guaranteed!) ,  甚得他的顧客歡心,其中一個客人玉子,更真的愛上了他,為了他,偷走了丈夫的巨款,害他被那丈夫雇用的殺手追殺。

兩個看似很不一,心底深處,卻原來都同是缺乏愛,內心寂寞,淪落天涯的異鄉人,偶爾相遇於一個不屬於他們的,長年被被大霧濃罩的城市,在壓縮的時間,借來的空間,溫暖了彼此孤寂的心。

然而,他們認識得不是時候,註定沒有結果,沒有將來。
就像進入嚴冬前的晚秋,草木黃落,紅葉飄零,蕭瑟,凄美的景致。
可惜任由秋色再美,已近嚴冬,一如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會長久,都只轉瞬即逝。

他 們第一次的相遇,是於前往西雅圖的長途公路車上。
他被追殺,危急中跳了上車,身上卻不夠錢買車票,他環顧車上的乘客,選擇了她,可能因為她是單身女性,亞 裔吧,問她借了三十元付車資。後來,他逗她,可能只是因為困於長途車上不甘寂寞,也可能是出於職業本能,她卻滿懷心事,沒理會他,更把他給她的聯絡電話扔 掉了,沒想到,後來在西雅圖的街頭,再重遇他。

他帶著她,參加鴨子團,同遊西雅圖。
導遊還叫團友放開懷抱,學鴨子叫,很幽默。
那天,他令她的臉上重現久違了的笑容。就像多霧多雨的西雅圖,那天是難得的天晴,正如導遊說的:
"Seattle is a city of fog, it is rare to have sunshine.
Good times in our life don't last too long..so enjoy while we have it.."
不錯,人生在世,美好的時光並不多,而且轉瞬即逝,所以當你擁有時,好好享受。

後來,他們去了遊樂場,卻發現遊樂場正在拆卸中 (這好像有點喻意,似乎,遊玩和享樂,並不屬於他們兩人..)  在那裏,他們遇見一對似乎在爭執的外籍男女,因為隔得遠,聽不到他們在說甚麼,他一時興起, 為他們配上對白:

男:「你如何找得到我的,走吧。」
         How did you find me, go away
女:「我是老遠從希臘到來尋找你的。」
         I came all the way from Greece to find you.
男:「你好煩。不要再這樣看著我。」
         You are such a tiresome woman. 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 !
女:「我一向都是這樣子看你的。跟我回去吧。」
        This is how I always look at you. Come back with me.
男:「不,我已經有了新的生活。為什麼你要回來?」
        No, I have a new life. Why, why did you come back?
女:「我的愛,我的心,都在這裡。」
        My love, my heart, they are all here..
男:「你的心,開玩笑,不要自欺欺人了,那不是愛,只是回憶和執著。」
        Your heart? Don't make me laugh! Don't fool yourself. This is not love, only memories and obsession...

他說的,很明顯是他的心聲。
他把那個女的當了是玉子,他只當她是顧客,並不愛她,他很害怕她為他帶來的麻煩,所以,他趕她走。


這時候,她卻突然開腔,加入了。
女:「請不要這樣子看著我。為什麼你變了這麼多?」
         Please, 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  why had you changed so?
男:「我一向都是這樣子看你。」
          This is how I always look at you
女:「不是的,你以前看著我的眼神是那麼溫暖。」
         No that's not true..your eyes, they are always so warm..
男:  「你為什麼會回來?」
          Why did you come back?
女:  「因為我聽到你的呼喚。」
          You called for me..
男:  「我沒有叫你啊」No I said nothing
女:  「你的眼神,流露的關懷,都告訴我,你在呼喚我。
        有些事情是不用說出口的。」
        Yes you did...your eyes, your caress, they all call for me.
        Something do not have to be spoken...


這段對話中的他,很明顯便是當年害得她意外殺死了丈夫,卻留下她不顧而去的人。
就這樣,他們借這兩個男女之口,訴說了自己埋藏在心裡,想講卻一直未講的說話。
後來那對男女離開了,緊接著的,卻是一段頗堪玩味像 video game 的動漫畫面。
依然是那一男一女,似乎是走在一條行人輸送帶上。
女的走在前面,越行越快,但每當她走到與男的有一段距離之際,她都會不由自主地被挪後 ...
想走,卻走不遠。
那男的,趕在女的後面跑,想追上她,但同樣,每次他快要追上她之時,又恍惚有另一個力量,強把他從她身邊拉開,回到原來的起點。
無論他多努力,想追,都追不上。

兩人之間,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走不近,跑不遠,可望而不可即。永遠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似追逐於愛情之中的男女。
也似乎隱諭了二人的結局: 太多外來的力量,兩人,註定不能在一起,充滿天意弄人的宿命,無力及荒謬感。

接著是一段男女共舞,拍攝得疑幻疑真,魔幻氣色甚濃,為這電影,增添不少趣味及想像空間。
開始的時候,那個女的,手腳僵硬無力,了無生氣,男的把她擁入懷中,帶領著她,盡量跟上音樂節拍,在他的扶持下,終於,二人雙雙起舞,她跳到他的膝上,他把她抱起,飛上半空,消失於雲霄之中。
我覺得,這舞蹈要表達的,是她心底的渴望,她希望有朝一日,有人可以拯救她於水火,使她如同重獲新生,自由起舞飛揚。

後來,他們走到菜市場,在幽暗中,她用他聽不明白的普通話,娓娓道出了她的故事。
而他,就用他僅會的普通話,「好」,和「壞」作回應,可是,每每都說中了...
原來,雖然他不懂得她說的話,可是他卻從她的眼神,語調,猜到她說的,是好,還是壞。
她很詫異,也很感動。

他,雖然只是一個認識不久的陌生人,但很奇怪,他,  竟然懂得她。

他為她深深的悲哀所觸動,由憐生愛,所以翌日,在她母親的喪禮上,他不請自來,在人前維護她,替她掩飾她過去七年一直在監獄中之事,後來,更和曾經傷害過她的他打架,就是為了替她出氣。

她要走了,他送她上車,然後站在車外和坐在車中的她說再見,卻依依不捨,說了再見,卻幾番回頭。
最後,車開了,他趕了上車,他雖然知道,她正在走回監獄的路上,可是他願意留在她身旁,倍她走這一段路。

可惜,天意弄人,公路車遇上大霧,在中途停了下來,他下車為他倆買咖啡,被追殺他的玉子的丈夫和手下逮住,原來他們殺了玉子,嫁禍於他,已經報了警,就等警察到來正式把他拘捕。他心知自己凶多吉少,他哀求他們讓他回去和她道別。

在霧色蒼茫,秋風蕭颯,芳草悽悽的山間,他見到她,把她擁入懷,然後,深深的吻了她。
她,也緊緊擁著他,這一吻,吻得苦澀,哀怨,纏綿,難捨難離,因為兩人都知道,可能是最後一次,這一別,不知何日再相逢,所以特別不捨,唯有將對彼此剛萌生的愛念,毫無保留,傾瀉於這長長的一吻中。
之後,他在她耳邊輕輕的對她說,她出獄之時,他會回來,在這裡等她。

這時鏡頭一轉,在車中等他等到瞌睡著了的她突然驚醒了,她環顧車中,除了她之外空無一人。
一時間,她分不清,剛才,究竟是真實,還是夢境..
她下車,到咖啡店買了兩杯咖啡,到處找他。
可找不著,她著急了,她邊走,邊將手中的咖啡扔掉在地上,遠處傳來警車的嚮號...

電影的結尾,兩年後,她刑滿出獄,依約重臨舊地,到咖啡店內等他。
她背著門,眼望著前面的咖啡,鏡頭向著她,整整三分多鐘,聽到她身後大門多次開關的聲音,她沒有回頭張望..
究竟,最後,她會否等到他? 那個擁抱,他的承諾,是真實,還是虛幻?
一切,留待觀眾自己想像。


翻查資料,發覺這電影原來是韓國經典。
六六年,李晚熙拍攝了,被韓國人看成為神品的第一版。七二年,七五年,八一年分別由日本導演齋藤耕一,金綺泳,金朱容翻拍過。
金泰勇拍攝的這齣是第五個版本,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但加入了不少新的元素,將場景遷移到異國,女主角改為來自內地的中國女子,加強了兩個來自不同國度的異鄉 人在天涯的孤獨感。特意選址在西雅圖這長年被大霧籠罩的城市,並加插了遊樂場那段戲中戲,更突出了男女主角之間那段短暫,疑幻疑真,是偶然,還是命定,隱 隱約約,似有還無的愛。

兩個錯配的男女,在不應的生命階段中遇上,感情,在兩人未察覺之際,萌芽於不經不覺之間。
可惜,兩個人都背負太多過去,兩人都有太多顧慮。
他們,明明感受到對方的情意,他們很想相信,卻又不敢信,因為一切是那麼不真實;
他們對自己,對對方都不夠信心,很想抓住,卻又害怕,一切只是鏡花水月,根本觸摸不到。

整齣電影,他們,都沒向對方說過愛。
可是,正如那外籍女子說的,"Something do not have to be spoken.."
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說出口的。

可能一切都是她的幻想,甚至於,那場擁吻,其實也可能沒發生過,只是她做的夢吧。
然而,兩個人的相遇,來自陌生人的關懷,被懂得的感覺,已經足夠溫暖那原本已冰封了的心,為原本乾涸的生命注入生氣。

一個可能是她自己一廂情願幻想出來,永遠不能兌現的承諾,卻微妙地給予了她希望,讓她有足夠的勇氣支持到刑滿出獄。

無論最後他是否真的會出現,已然不重要,因為他留給她的回憶,已經足夠讓她重拾對生命的盼望。
縱然獨自一人,相信她也能重新以微笑,面對餘下的人生。

就像《晚秋》林夕的詞說的:

「   愛情足夠令兩個人難忘
      孤獨卻只有我一個承擔
     謝謝你     走過我身旁....」



《晚秋》
曲: Sohn Sung Jae
詞:林夕
唱:湯唯

過去的陰影緊隨我流浪
眼前的世界麻木得坦蕩
不希望,也避免期望
愛情足夠令兩個人難忘
孤獨卻只有我一個承擔
謝謝你,走過我身旁

陌生的你像熟悉的陽光
提醒我身處在地球游蕩
原來,我還會看你看到慌亂
愛不是不任性就能反抗
風來時浪花也只能狂放
不這樣,  又怎樣

不問你甚麼是真正喜歡
不去想永遠是如何短暫
只要我還會期望你在身旁
愛不是一個人所能抵抗
錯誤有你和我一起補償
等甚麼,   又怎樣

晚秋不晚
又何妨

Comments:

 Yen
2012年8月19日上午10:01
  • 同意這電影是導演寫意之作。虛虛實實,疑幻疑真,也是愛情最令人著迷之處。
 kc 
2012年9月10日上午12:41
  •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CH 
2012年8月11日上午12:22
  • 我也是主要因為湯唯才看這電影的。她演的角色表面冷漠,事實是極度壓抑,內心波濤洶湧,時收時放,難度甚高,她卻拿捏得精準。難怪拿下多個獎項!
kc 
2012年8月13日上午1:03
  • 同意。湯唯絕對有潛質成為繼鞏利,張曼玉之後,一個真正實力派的演員。看過她的一些訪問,不卑不亢,英語對答如流,明顯下了一翻苦工。拍攝照片時大方得體,絕不會如時下一眾女星般叉腰擺V字手勢扮cutie或者賣弄風情。真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