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讀書分享.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讀書分享. Show all posts

Tuesday, 10 May 2011

小王子

認識《小王子》,是因為亦舒。

《小王子》是亦舒至愛,愛看亦舒的讀者如我,當然也愛看《小王子》。
《小王子》,並不是一般的童話故事。正如作者所言,這是一個成年人寫給成年人看的童話,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也是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的。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亦舒小說中常提及的,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卻都不懂得怎樣去愛....

小王子來自小行星B-612,在這個行星只有房子那麼小,在那裏,一日可以看到四十三次日落。



那兒,有一朵美麗而驕傲小王子的玫瑰花。一隻住在箱子裡面的小綿羊,和三座迷你火山。玫瑰告訴小王子,她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玫瑰。

小王子本來誠心誠意地喜歡這朵花,總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唯一的玫瑰。可是,玫瑰驕縱自信,頤指氣使,經常使小性子,常傷他的心。

小王子愛他的玫瑰花,卻又不知如何愛她,他不知道怎樣可以令她快樂,他傷心之下,決定離開。


他離開之後,卻又沒有停止過想念着她。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8Kexqko7r-KsFE1mySFAPh0Oxt_I-yyr5GAEj6UE3jXHSe6zfJ9MZ1otnHFADg39KE0c9gXZsWpvxgCEEp4aEwtlYR58g1Aj_LYIBD2Riboss8POlVoAm8TMP3x0INlFwySc5VgthP3LP/s1600/%E5%B0%8F%E7%8E%8B%E5%AD%90.gif




其實玫瑰花也是矛盾的,她當然也愛一直細心照顧她的小王子,卻因為驕傲自負,一直不讓他知道,因為她的脆弱,她依靠他,卻也折磨他。
玫瑰享受著小王子對她的寵愛與呵護,以為這是她應得的,並不懂得珍惜,正因為她的驕矜自私,她終於失去了他。
到小王子真的要離開,向她說再見,她才對他承認對他的愛。
然而,她不願意讓小王子看見她哭,儘管她心裡那麼不捨,也沒有央求小王子留下。
她是一朵非常驕傲的玫瑰。

終於,小王子離開了他心愛的玫瑰,踏上了孤單的宇宙之旅。他拜訪了許多星球,但在他心裡,從未停止過對玫瑰的思念。


最後,他在地球遇到了狐狸,從狐狸身上,學會了愛的真諦。

小王子終於明白,愛一個人,應該用心去看,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我應該以她的行為來評斷她,不該用言語來做判斷,她香氣四溢,讓我的生活更加有生氣,我真不該離開她的⋯⋯

「我早該猜到,在她那可笑的技倆後面是繾綣柔情啊。花朵是如此地天真無邪!
可是,我畢竟是太年輕了,不知該如何去愛她。」

就像我們年輕時遇到的愛情,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懂得怎樣去愛,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很多機會,不懂得珍惜,結果失去了,再也回不了頭。

http://www.hdjy.org/bbs/UploadFile/2009-6/2009641132679379.gif




從狐狸身上,小王子亦學懂了愛與付出,責任的關係。
小王子在玫瑰園看見五千多朵玫瑰,都長得和他的玫瑰一樣美,起先他很驚訝,也很傷心,原來他的玫瑰並非獨一無二。

後來,狐狸告訴小王子,「因為你把時間投注在你的玫瑰花身上,所以她才會如此重要。你必須對那些你所馴養的東西負責,你必須對你的玫瑰花負責任。」

原來,我們在乎的人事物,是因為我們的付出而在我們心中變成獨一無二。
小王子那時才明白,是小王子的付出使玫瑰變得重要。
世界常有成千上萬朵玫瑰,可是對他最重要的只有一朵,可惜,他當時並不知道。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小王子回到玫瑰花園,對那五千多朵玫瑰說:

「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羅,我的那朵玫瑰花,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以為她和你們一樣。可是,她單獨一朵就比你們全體更重要,因 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兩三隻為了變蝴蝶而外)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 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

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紅樓夢》中寶玉對黛玉說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亦是這個意思吧。


photo



愛,使人擺脫孤獨和寂寞,失去愛,卻令人憂傷和痛苦。
可是,過程之中得到的快樂,和留下的回憶,又足以補償一切。

小王子最初遇見狐狸,想和牠一起玩。但狐狸要小王子必須先把牠馴服。
馴服,即兩個原本陌生,不認識的人慢慢接近,建立起關係的過程,已帶來快樂。

「開始你就這樣坐在草叢中,坐得離我稍微遠些。
我用眼角瞅著你,你甚麼也不要說。說話是誤會的根源。
但是,每天,你坐得靠我近些,最好還是在原來的時間來。
比方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
時間越接近,我就越感到幸福。都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

最後,小王子要離開狐狸,回去尋找他的玫瑰。
狐狸很傷心,  對已將牠馴服了卻又要即將離去的小王子說:

「我已經得到價值了,我對麥田原本無動於衷,但是,因為你金黃色的頭髮,麥子,是金黃色的,它就會使我想起你。我甚至會喜歡那風吹麥浪的聲音....」



自我教育者:一個沒有領域的人
小王子最後是否有回到他的星球,見到他的玫瑰,還是中了蛇毒,死在撒哈拉沙漠,這並不重要。
正如小王子離開之前,對飛行員說的:

「如果你愛上了一朵生長在一顆星星的花,那麼夜間,你看著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開著花。」
「夜晚,當你望著天空的時候,因為知道我就住在其中一顆星星上,我在其中一顆星星中笑著,那麼對你來說,就好像所有的星星都在笑....」

兩個人最終即使沒有在一起,但只要心中仍有愛,及美好記憶,依然是快樂的。
小王子,就是這樣是一個關於愛,失去,思念,回憶的故事。

還記得少年的我第一次閱讀這故事時心中感受到的悸動。可惜,那時的我太年輕了,未能完全明白。
現在重看,不勝欷歔。

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Sunday, 13 February 2011

我看金庸武俠小說《三》令狐沖與任盈盈

我最喜愛的金庸武俠小說中的男角,楊過排第一位,另外一個便是令狐沖。
我喜歡令狐沖,是因為他和楊過有很多相似之處。

他們都是孤兒,個性都灑脫不羈,不區泥於世俗的規範。
他們都不區小節,有時還有點兒無賴,嘻皮笑臉愛說笑,所以都很受女性歡迎。
令狐沖身為明門正派的華山派大弟子,卻敢於違抗師名,與邪教人士結交,連田光這採花賊他也可以做朋友。他這樣做並不是正邪不分,而是,他有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原則來判斷正邪,而不是單看教派。

令狐沖的確生性比楊過豁達,所以即使身處逆境,仍不會憤世嫉俗,可以樂觀面對。我亦很欣賞他的恬淡的性格,最後可放下名利,選擇與任盈盈退隱,笑傲江湖。
他也像楊過,對小師妹一往情深。不過,我卻正正是不喜歡他對岳靈姍這分痴情,因我不喜歡岳靈姍,她除了美貌,其實無甚特別之處,既然她後來已另外鍾情林平之,表明不喜歡他,令狐沖就應該瀟灑引退,無謂再這樣苦苦痴纏,  差點辜負了任盈盈的心意。

所以令在我心中只排行第二。

說令狐沖又怎能不談他的紅顏知己任盈盈?她也是我最愛的金庸小說女角其中之一。

任盈盈是魔教教主任我行女兒,美貌又武功高強。
令 狐沖初遇任盈盈,是在他受傷之時,任盈盈在綠竹林隔著簾以琴音替他療傷,令狐沖一直沒見過她的容貌,聽到綠竹翁叫她為姑姑,還以上為她是上了年紀的前輩, 所以稱呼她為婆婆,任盈盈也不澄清,後來令更視她為傾吐對象,由於隔著簾見不到任的樣子,他可以很放心,毫無保留把心裡一切向她訴說,包括對他的小師妹的 一片痴心,令任盈盈感動不已,亦慢慢對他產生情素。

任盈盈真是一個成熟大方,胸襟廣闊,氣度不凡的女中豪傑。雖然明知道令狐沖心有所屬,但仍盡她一切力量為他療傷。為了請求少林主持授予令狐沖易筋經助他解除身上劇毒,她不惜自願為少林寺所囚。

任 盈盈亦是一個真正懂得愛的女子。她愛令狐沖,所以尊重他的決定,在旁默默支持他。明知道令仍心繫他的小師妹,見岳靈姍受傷,令狐沖自己又傷重不能出手,任 盈盈即愛屋及烏,替令狐沖救她,後來岳靈姍死,她又親自替她殮葬。她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令狐沖。真正是一個氣度高華的女子,比起那些自恃有幾分姿色便刁蠻 任性愛使小性子的尋常女子不知高出幾許。可惜世間愚蠢男人特別多,愈得不到反而愈朝思暮想,從來不會欣賞或者珍惜身邊的幸福。

任大小姐身為魔教聖姑,身份地位超然,卻似令狐沖般從不戀棧權貴,寧願退隱於綠竹林,撫琴為樂。岳靈姍死後,她亦不會乘虛而入,保持自專自重,不做成人之危之事。幸好令狐沖最後終於大澈大悟,可放下小師妹的心結,接受了任盈盈,和她拋卻名利權貴,雙雙退隱,笑傲江湖。
對任盈盈而言,總算是一個美滿的結局。

任盈盈最后對令狐沖道:“直到此刻我才相信,在你心中,你終於念著我多些,念著你小師妹少些。”
任盈盈這句說話,其實出賣了她的內心感覺,她表面上大方,卻原來也像一般女子,其實也介意在她所鍾愛的人心中的份量的。

吳靄儀在她的評論中,認為《笑傲江湖》這結局是錯的。以任盈盈這樣一個寧願犧牲一切也不放棄自己尊嚴的女子,她不會接受心中仍愛著小師妹的令狐沖因感激她而和她結合。吳靄儀認為,任盈盈會選擇離開,寧願終生愛他,終生抱憾。

我卻很喜歡任盈盈令狐沖這個大團圓結局。
世間傷心女子已太多,很欣慰任盈盈這出色的女子終於覓得心中所愛,可共渡餘生。
至於令狐沖心中究竟是否真的愛她多一點,還是仍然惦念他的小師妹,聰明的她一定不會深究。
畢竟是,難得糊塗呢。

Saturday, 12 February 2011

我看金庸武俠小說《二》郭襄

郭襄是金庸筆下我最喜歡的女子之一。另外兩個是書劍的霍青桐和笑傲江湖的任盈盈。

少 時候也喜歡小龍女,但後來覺得金庸寫這角色太超然世外,不似凡人;
黃蓉美麗活潑聰明,又煮得一手好菜,是大多男子心中的理想妻子,但我卻從未喜歡過她。
可 能因為我是先看神鵰,書中的她已與郭靖結為夫婦,且誕下子女。郭靖重遇故人之子楊過,帶他回桃花島,一起生活,原想教他武功。但黃蓉因楊康因她而死,恐怕 楊過知道會報復,因而對即使是年少的他也處處提防,  後來亦促成郭靖送楊過到全真教學武,令他受盡欺凌,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對黃蓉一直沒多大好感。總覺得她太理性,太聰明,太多計算,不及重情的楊過。當然, 另一原因是,黃蓉的女兒郭芙,嬌縱任性,比母親更甚,楊過更被她削去一臂,她卻依然絲毫悔意也沒有。黃蓉身為母親,也不嚴加管教,以至她闖的禍愈來愈大, 最後亦因郭芙的魯莽,害得小龍女身中劇毒,黃蓉這個母親,難辭其疚。

說回郭襄。

郭襄與楊過,都是灑瀟不羈,至情至性的人。郭襄小小年紀,一副俠義心腸。她個性爽朗,豪邁,毫無階級觀念,愛結交江湖朋友,出手闊綽,可隨手拔下金釵,請一眾不認識的各路英雄喝酒, 與姐姐郭芙的驕縱任性大相競庭。

未見楊過之前,聽人家說神鵰大俠的事績已對這人十分仰慕,到見到楊過真身,更對這一個大哥哥一見傾心。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完全一夥赤子之心,   出於自然,並未想過要佔有他,所以當她知道楊過心繫小龍女,他們之間還有十六年之約,郭襄便收起自己的感情,衷心希望他兩可以重聚。


她對楊過的感情很認真,並不是一時衝動的小女孩情懷。十六年之期屆到,楊過到斷腸崖苦等卻不見小龍女,傷心之下跳崖自盡,郭襄毫不猶疑跟他跳下,為的是用楊過給她的金針向他提出要求,要他活下去。小小年紀,卻有如此高貴深情,真正十分難得。


楊過當然知道郭襄對他有情,他對這個他幼時抱過,少他十六年的小妹妹其實也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只是他心裡只有小龍女,無法再接受別人,為了補償郭襄,唯有 盡量用其他方法逗她開心。郭襄十六歲生日,他便大費周張,安排了三份特殊的賀禮,替她慶祝生日。並給她三支金針,可以向他提出三個要求。表示他的遺憾和歉 意。


看過佟碩之和吳藹
分別寫的金庸評論,兩人觀點頗不同,但卻都同樣推崇郭襄與楊過這含蓄的情。
佟碩之認為這段感情寫得十分含蓄,意境高超,是「東方式」的感情刻劃。
這種感情,正如吳靄儀說的,「在將發未發之間,似有還無,未曾擁有,已成回憶,的確是令人最低徊的。」我覺得此言甚是。

郭襄最大的不幸,就是年紀輕輕便認識了楊過這等世間少有出色的男子,曾經滄海,除卻巫山,以後見的尋常漢子,當然看不上眼了。所以一如其他鍾情楊過的傷心女子,郭襄也註定孤獨終老。


不過,她於武學上卻做出成績,創立了峨嵋派, 成為一代宗師,也聊堪告慰吧。



附上以郭襄為主角的MV《別問我是誰》


後記:

昨天看《春嬌與志明》。
春嬌與志明在香港因性格不合分手,輾轉北京重遇,愛火重燃。後來,她卻發覺他一腳踏兩船,所以決意再次和志明說再見。在卡拉 OK 房,獨自選唱了她最喜愛的《別問我是誰》,音樂聲甫起,我已經覺得十分熟悉,原來就是 我在這篇網誌引述過,有關郭襄的一首歌。
春嬌唱至中途,哽咽起來,泣不成聲。

這,也是整齣電影最能感動我的一場,看著,眼角也濕了,卻已無淚。
以下是這歌 完整的歌詞:

《别問我是誰》歌詞

從没說過愛着誰
為誰而憔悴
從來没有想過對不對
我的眼中裝滿疲憊
面對自己總覺得好累

我也需要人來陪
不讓我心碎
讓我愛到深處不後悔
其實我並不像他們說的
那樣多刺難以安慰

愛人的心應該没有罪
為何在夜裡却一再流淚
每天抱着寂寞入睡
生活過得没有滋味

别問我是誰
請與我相戀
我的真心没人能够体會
像我這樣的人不多
為何還要讓我難過

别問我是誰
請和我面對
看看我的眼角流下的淚
我和你並没有不同
但我的心更容易破碎 

我看金庸武俠小說《一》神鵰俠侶與楊過

比起其他金庸武俠小說迷,我看金庸小說開始得可能比較遲。

念中學之時,緊張預備會考及 AL,知道看武俠小說會廢寢忘餐,心雖然好想,卻不敢碰。上了大學,忙於參加各式活動和拍拖,更加沒時間看,所以第一次看金庸小說,竟然是流浪在歐洲的時 候。還記得有一次在法國,朋友帶我到離開巴黎北面不遠的小城 Lille 渡週末,晚上借宿在他朋友的家,我被安排睡書房。晚上睡不著,見書架上那套《神鵰俠侶》,便隨手拿來翻閱,怎料一看, 即愛不釋手,通宵達旦,第二天什麼地方也不想去,就躲在屋中看書,至追完為止。

後來也看了《射鵰》。這書人物眾多,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各有性格。情節豐富熱鬧,還有大漠風光,真像香港農曆新年間放映的賀歲片,煞是好看。不過,看完沒多是深刻印象的,不似《神鵰》,楊過小龍女超越時空,無視世俗規範,生死相隨的戀情,看過後久久纏繞心頭。

《神鵰俠侶》是金庸這麼多本武俠小說中,寫情篇幅最多最深的一本,這其實不單只是一部武俠小說,更是一部情書。它的主題正是一 開始書中李莫愁唱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書中所提及的情花, 極美,但有劇毒,中了毒之後心中動情便會毒發,除了至毒的斷腸草,無藥可解。一如愛情。

書中當然最愛反叛,不羈,及多情的楊過。我之所以喜歡楊過,是因為他和我一樣,都是重情的人,還有便是少時候都孤獨,又似一般青少年,帶一點反叛,總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
所以看神鵰,很容易投入他的角色。

楊過幼年時楊康和穆念慈便身亡,沒有父母疼錫,他是窮小子,從少被人看不起,受盡委屈,充滿怨憤。就像 自負又自卑的叛逆少年,  心裡極渴望愛與被愛。他是一個生性敏感,感情用事的人。西毒歐陽鋒認他作義子,教他武功,他便當他是好人。郭芙嫌他手髒,他的自尊收到傷害,連帶討厭郭靖 一家。

他在全真教受到尹志平及其他道士欺凌, 憤而出走並為孫婆婆及小龍女所救,便視她兩為親人。對小龍女由傾慕而生愛,雖然小龍女是他的師父,年齡又比他大,他卻視世觸範規如無物,不理他人反對,執 意要娶小龍女為妻子。他雖然表面上對很多女子都有情,但心中卻始終只有小龍女一個。並堅守與小龍女十六年之約。

楊過並不是喬峰甚至郭靖類 型的大英雄。他沒很遠大的理想,亦無很強的國家民族觀念,學武功,只想保護自己,不用給人欺負,後來著此在武林大會中大顯身手,吐氣揚眉,他故然是歡喜 的,不過,他出手的原因,卻不是為了甚麼俠義心,只是因為小龍女嫌金輪法王他們嘈吵,防礙了他們兩人聚舊,很好笑,卻又很真實。

後來忽必烈要他刺殺郭靖,換取救小龍女的解藥,他真的去了,在最後關頭才猶疑,結果還是道德責任戰勝了私人的感情,下不了手。吳靄儀在她的評論中,對楊過 不一口拒絕忽必列這要求很不以為然,她認為一個正直的人,在這事上根本不應有任何猶疑,因此,即使楊過最終懸崖勒馬,她也對楊過的本身人格有疑問。我倒覺 得吳對楊過太苛責了,楊過並不是天生的大英雄,他也有人性軟弱的一面,他內心的掙扎,其實很人性化,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在《天龍八部》中,喬峰一出場已是武功蓋世,處變不驚,憑著個人的魅力及氣蓋,擺平一場叛亂。
楊過在《神鵰》卻是由少不更事,不會武功,被人看不起的窮小子,慢慢成長,用心學武,經過幾許歷練,最後亦克服私人感情,成為神鵰大俠,繼而與郭靖黃蓉守護襄陽,擊退蒙古大軍,真正成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看《神鵰》,就是一直看著楊過的成長,倍著他一起經歷種種,與他一起歡喜,一起悲傷... 他未必是最好,也並不完美,可是,他對小龍女的此志不渝,在已沒有天長地久,只講求曾經擁有的今天看來,更加難得。喜歡楊過,也是因為他對愛情的執著和癡情。

楊過與小龍女,這種心中只有對方,似是彼此生命一部分, 情人到死誓相隨的愛情,已成傳奇。所以喜歡《神鵰》,為的就是可重拾這份浪漫情懷吧...

附上由張靚穎唱的, 黃曉明、劉亦菲主演的神鵰俠侶主題曲《天下無雙》與大家分享。那海豚音果然厲害。不過我還是偏愛舊版神鵰由張德蘭唱的《情義兩心知》。早前新版在香港播映的時候,也特地找來劉德華翻唱這歌,將之作為此劇香港版的主題曲。一併放在這裡讓大家比較一下。

《天下無雙》

《情義兩心知》

Monday, 31 January 2011

我看《紅樓夢》

我很喜歡《紅樓夢》,覺得這是每個人一生之中,最低限度應該看一遍的書。

少時候讀這書主要是為書中寶玉,黛玉及薛寶釵這的三角關係所吸引。但後來每次重溫,都有不同的得著。
《紅樓夢》人物眾多,每個人出場的舖排,衣飾打扮,對白性格,個性轉變,皆活靈活現。除了人物性格關係,那詩詞歌賦,華衣 美食,人情世故,生活細節,描寫極為細緻,真的正如曹雪芹自己說的「字字寫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是學習中文寫作的範文。雖說這表面只是大家庭內的鬥爭故事,並不是甚麼偉大篇章,但細看榮寧兩府外面風光,內裏腐壞,上上下下的人,都在勾心鬥角,其實亦 是社會的縮影。

王熙鳳心思細密,潑辣強悍,做人處事又八面玲瓏,固然是現代女強人典範。金鈴十二釵,各有各性格。寶玉更是多情公子,他的 名言,女人都是水做的,都值得疼愛。他明明鍾情黛玉,卻又不忘與其他女子調笑,經常惹得黛玉不快。說他多情,他卻可又對黛玉一往情心,所以有一次,當黛玉 試探寶玉對寶釵是否有意之時,他呆了一會,便答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向黛玉表明他對她情有獨鐘的心意。

在寶,黛,釵這三角關 係中,黛玉註定會輸。以她這孤傲性情,又怎可能是能言善道,又有母親及愛錫她的姨母作後台的寶釵對手?  所以即使與寶玉有宿世因緣,也只好以一生眼淚還 了給寶玉之後,焚詩葬花,質本潔來還潔去,魂歸離恨天。寶玉最終在雙方家長安排之下被騙與寶釵成親,但當他得知黛玉之死,傷心得病了,即使病癒之後,人亦 變得癡癡呆呆,  始終對黛玉念念不忘,正是「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最後出家為僧,披上大紅袈裟,拋卻貪嗔妄癡,走向白 茫茫一片多乾淨的雪地,告別紅塵。

書中人物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林妹妹,可能是物傷其類吧。少時候的我確是有點兒黛玉的性格,敏感,感性, 多愁善感, 性格內向,不懂說話,更不會討人歡心。若然像黛玉般寄人籬下,盡困在人事關係錯綜複雜的大觀園,終日吃喝玩樂,卻又不大合群,無所事事,只待那寶玉來訪, 說些體己話,才開心那一陣子,相信我也會吃不消....  可幸我生長在今日現代社會,少時候固然忙於讀書考試,出來社會工作後更要全力搏殺,爭分奪秒, 力爭上游,實在無暇像黛玉般可以由紫娟扶著,在那大觀圓內對著白海堂吐血,傷春悲秋。

亦舒曾寫過一本小說《痴情司》,是《紅樓夢》的現代版,寶玉,黛玉,寶釵生於現代香港,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結局,很是有趣。寶玉被騙與寶釵結了婚,之後離婚,寶玉沒出家,連林妹妹也沒為寶玉傷心至死,反而看透世情,可以瀟灑地在感情中穿梭,勇敢地活下去。


這是《紅樓夢》網上版的 link:

http://cls.hs.yzu.edu.tw:88/HLM/read/text/text.asp
紅樓夢

曹雪芹自嘲他寫這書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有興趣可試讀一兩章,親身領略固中滋味。

後記:
最近何韻詩最近有份主演的《賈寶玉》舞台劇,在港上演,很想去看,可惜買不到票,唯有買了她的 "Awakening" CD,以示支持。其中最愛這首《癡情司》。

這歌曲詞俱佳,何韻詩唱來感情洽到好處,mv 拍攝得極美,何的男裝寶玉造型英氣十足,與十二金釵模仿 Leonardo da Vinci 耶穌與十二門徒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更是一絕。




《癡情司》
  曲 何丙 詞 黃偉文 演唱 何韻詩

夢還沒有完  大寒尚有蟬
夜來冒風雪叫喚著雨點
夢還沒有完   斷垣望歸燕
有人情痴得不怕天地變

夢還沒有完   淚流尚覺甜
別離亦不怕約誓在耳邊
夢還沒有完   命途若不變
你還讓偏執拖到幾丈遠

*其實你我這美夢  氣數早已盡
重來也是無用
情願百世都讚頌
最愛的落紅
敢捨棄才是勇

夢還沒有完  恨還沒有填
牽掛像筆債  再聚又再添
夢還沒有完  愈還愈虧欠
嘆紅樓金釵醒覺不復見

夢太好別相信

*其實你我這美夢  氣數早已盡
重來也是無用
情願百世都讚頌
最美的落紅
曾為君栽種

其實你我這美夢  氣數早已盡
纏綿也是無用
情願百世都讚頌   最愛的面容
因愛而目送

夢還沒有完   願還沒有圓
漫長地心說   快樂卻太短
有誰情痴得不怕天地變

一片白茫茫裡面
讓情痴一洗恨怨
今世如無權惦念
遲一點天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