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1 December 2012

日出與日落之後 ...

因為《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的成功,電影原班人馬決定再接再厲,拍攝第三集。
聽說電影在希臘實地拍攝,命名為《Before Midnight》,將於 2013 公映,與第二齣《Before Sunset》相隔,又是九年。

《Before Sunset》臨完場前,Jesse 在 Celine 的公寓,看著她用吉他自彈自唱,一首她自己作的,有關他們的歌,勾起他多年來藏在心中對她的思念。



他一邊看著她,咀角帶笑,良久。她提醒他,"Baby, you're going to miss your flight.."  是的,他知道,是時候要走了,不然,他會趕不上飛機。

究竟,那一天,他有沒有趕上班機返回紐約,還是留了下來?答案很快便會在第三集中揭曉。

不過,趁第三集電影未公映之前,或者可以讓我在這裡嘗試先作一個預測。
假如由我來寫,故事的結局,會是這樣:

Jesse 沒上回紐約的班機,留了下來,和Celine 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只是,一如世間無數的愛情故事,都說相愛容易,相處卻很難。短暫的甜蜜過後,他們始發覺,其實,他們並不真正認識對方。
之前,他們真正相處的時間不過兩天,看到的,都是對方最好的一面,真正的考驗,來自共同生活。
他開始記掛留在紐約的妻兒,還有他的事業,他的出版商催促他歸去。
而她,長久 習慣了單身的自由,也不願意再為任何人改變自己。
就是這樣,二人到頭來,還是分手告終。

九年後,他們各自帶著家人兒女到希臘度假,不想又再次在街頭重逢。
他多添了一個女兒,名為 Celina。他不再寫作,改為做生意,是成功的出版商。
她,依然獨身。因為曾經滄海,不再相信愛情,不想再浪費時間,更不欲觸碰心中一層一層癒合的繭,寧願孤單一人。
他 們相約一起晚飯聚舊,飯後在雅典市內漫步,說起當年種種,往事如煙,不勝唏噓。
午夜之前,他們再次道別,他們說了再見,雖然心裡,誰也不知道他們還會否再見,或者是否又要等到九年之後,不知道在世界那一個角落,他們才會再次相逢。到時,他們應該過五十歲了,還會否認得出對方?

這個結局,女主角Julie Delpy 其實在兩年前她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 《2 Days in Paris》中早已宣告了,電影尾端一段女主角獨白,道盡了愛情的荒涼:

Final Scene in "2 Days in Paris"

I realise something so basic -- I don't know you..
It is not easy being in a relationship, much less to truly know someone in a relationship and accept them as they are with all their flaws and baggage ..
After two years of being together, I barely knew him, nor did I  know him at all.
And to truly love each other, we have to know the truth about each other... even if it is not that easy to take

我這才發覺這麼基本的真相,我不認識你。
和一個人在一起已不容易,真正認識和你在一起的那人,接受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缺點,及所背負的一切,更加困難。
和他一起兩年,這才發覺,我根本不真正的認識他。
真正愛一個人,你需要要知道真實的他是怎樣的,雖然真相,往往並不容易接受。

The toughest thing for me is to decide to stay with someone for good..to say to myself that this is it, this is the man I am going to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with.
To decide that I will make the effort to stay and work things out, and not run off the minute there is a problem is very difficult for me..
 對於我來說,最難的,是下定決心,和一個人永遠在一起,告訴自己這就是我要和他終生斯守的人。
要我下定決心,當我倆有問題發生的時候,我會盡一切努力解決,挽救,而不是逃避,一走了之,是很困難的事。

It always fascinates me to see how people go from loving you madly to nothing at all.. nothing, it hurts so much..
When I feel someone is going to leave me , I have the tendency to break up first so as not to bear the rest
令我最感迷惑的,是曾經愛你愛得瘋狂的人,轉眼間可以對你說甚麼感覺都沒有了。
所以當我感覺到他要離開我的時候,我會先開口和他分手,就是避免承受更難忍受的痛。

Here it is, one more, one less, another waste of love story,
Yes we may bump into each other, we'll meet our new boyfriend, girl friend and act as if we haven't been together..
Then slowly we'll think of each other less and less, until we forget about each other completely, always...
Always the same for me, break up, break down, drink up, fool around..
meet one guy to forget the other, then after a few months of total emptiness, start again to look for true love, desperately look everywhere, and after 2 years of loneliness, meet a new love, and swear this is the one..until that one is gone as well...
There is a moment in life when you cannot recover anymore from another breakup ..

就是這樣,多一個,少一個,又是一白費心機的愛情故事。
我們可能還會碰見,各自交上男朋友,女朋友。好像,我們從來沒一起過。
然後,我們想念對方愈來愈少,直到有一天,我們會把對方完全忘記了。
總是這樣。
對於我來說,總是這樣,分手,崩潰,借酒消愁,到處留情,用一個他去忘記那個他,然後,在幾個月的空虛之後,又開始嘗試尋找真愛,絕望地尋找,捱過兩年一個人的寂寞之後,終於遇到新的愛情,你對自己發誓,說這次是真的了,直到,這個人又消失了。
然後,有一天,在生命某一刻,你會發覺,你再不能夠從又一次又一次的失戀中重新站起來。


這,就是我猜想電影故事的結局。
名字方面,為了貼合主題,這齣續集,其實應該叫作《日出, 日落》("Sunrise, Sunset")。
不錯,日出日落,月圓月缺,花開花落,緣起緣滅 ...
世事就是這樣,循環不息:  得到,失去,再得到,再失去。
生命,就是這樣,在得與失,喜與悲,笑與淚,離與合之間,悄悄的流逝。
愛情,看透了,亦不外如是。

明天,太陽依舊會再次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明天,又是另外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

PS:

今天,不經不覺已是 2012 的最後一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無論過去的一年對你來說是好或者不好,幸或者不幸,都已成為過去,無論多麼不捨,又或者多麼痛悲,都不能改變甚麼,唯有放眼將來。
新的一年會是好,是壞,是幸還是不幸,都掌握在你手裡,都看你自己。
希望大家都好好努力,為自己創造一個快樂,豐收的 2013年!

Happy New Year !



Comments:

  
 Yen 
2013年1月5日上午2:52
  • Julie Delpy 在 Two Days in Paris 那段獨白,道盡現代都會女性在情路上跌拓,尋尋覓覓的辛酸,雖然很灰,卻真實。想起最近看的香港寸嘴女作家王迪斯作品,她的金句,例如: 「無論電車男還是波子男,天下烏鴉一樣黑。」,「對於男人,任何期望都是一種天真。」都教我叫絕。不知你有沒有看過?
kc 
2013年1月5日下午1:19
  • 王迪斯,我是久仰大名,卻從沒讀過她的文章。看了你 quote 的她的金句,覺得頗有意思,有空定會找她的作品來看看。


 CH 
2013年1月1日上午3:27
  • 十分期待第三集(最終回?) 《Before Midnight》,很有興趣知道結局是否真的如 kc 你所預言。太陽底下無新事,每段關係,無論多不捨,都會有終結時。不過,正如 Scarlet O' Hara 所言,明天,又是另外一天。Happy New Year!
kc
2013年1月13日上午12:53
  • 重 看這兩齣電影,不禁令我再次嗟歎,所謂緣份,就是 timing,時間不對,即使遇著適當的人,也只能錯過。他們兩人,明明相遇了,深深被對方吸引,可惜timing不對,每次相遇,相聚的時間都不夠一 天,總是來去匆匆,然後又要相隔九年,才可再見。試問,人生有幾多個九年?他們,到底還要蹉跎幾多歲月,才能修成正果?

"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因為《巴黎戀愛寫真》,最近禁不住重看了《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依然百感交雜。
想起我是先看《Before Sunset》的,並不是在電影院,而是電視上的電影台。大概是2005年吧,看了很喜歡,隨即找了《Before Sunrise》來看。
《Before Sunrise》拍攝於1995年,與《Before Sunset》相隔九年,而我由第一次看這兩齣電影到現在,又是七年。晃眼之間,十六年,一生之中最珍貴的流金歲月,就在這兩齣電影之間,不經不覺過去 了。

《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分別在維也納及巴黎取景,拍攝得很美,很動人,編,導,演皆出色,曾被英國衛報選為世紀二十齣最偉大愛情電影第三位,是浪漫愛情電影經典。 兩齣電影之中,我是比較喜歡《Before Sunset》的。可能是因為我是先看這下集,先入為主吧。但更重要的是,我看這電影之時一如電影中的 Jesse 和 Celine,已不再年輕,心境與這電影中的她更為接近,所以更有共鳴。

不 過《Before Sunrise》的確勾起了不少自己年輕時在歐洲流浪的回憶。


想起那一年,我從意大利北部的小城 Triesta 獨自乘坐火車經奧地利 前往捷克布拉格,途中經過維也納,逗留了一天。在那兒也認識了一個奧地利男子,帶我在市中心遊覽了一個早上,還請我喝聞名的維也納咖啡,不過後來他問我, 要不要上他的家坐坐之時,我聞其歌而知雅意,很禮貌地拒絕了,他也不以為然,還很有風度的給我介紹維也納的其他景點,後來我一個人,也跟著他的指引,乘纜 車到了山頂,鳥瞰整個維也納的景色,又乘公車去了看聞名已久的多瑙河,去到,才發覺多瑙河原來並不是藍色的,很是失望,甚至有被騙的感覺。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天, 很多一家大小在河畔野餐,遊玩,晒太陽,我獨自一人,在四周人群歡笑聲中更感寂寥,突然覺得意興欄柵,再沒興致逗留。於是在日落之前,我回到火車站,跳上 另一班列車,繼續我的旅程
...  

這便是我對維也納的僅有回憶。看過 《Before Sunrise》之後,倒有興趣再重遊這個奧地利音樂之都,不過,希望到時不會又是孤單一人。







 說回這兩齣電影。

《Before Sunrise》中的Jesse和Celine,在前往巴黎的火車中相遇,一見如故,後來Jesse說服Celine和他在維也納下車,相伴在維也納度過了一天

他們年輕,沒錢,住不起酒店,可是,
他們是那麼快樂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期盼...  他們走過大 街小巷,他們談政治,談理想,談藝術,談人生,談音樂,談文學,有說不完的話題晚上,他們在草地上喝著酒吧主人送給他們的一瓶紅酒,醉了,席地相相擁抱著對方睡去,然後,在日出之前,他們在火車站惜別,約定半年後在同 一地點再會。

兩人分別離開維也納,他趕往機場乘搭班機飛返紐約,她則獨自坐火車繼續回巴黎的旅程。
這時, 銀幕上呈現一幕一幕靜止的畫面,導演再帶觀眾一一重訪二人在維也納的足跡: 停泊在河邊遊覽船,船上的咖啡店,他們走過的大街小巷,遊樂場上的摩天輪,街角的噴泉,墳場裡綠草如茵的草地上違留下來的酒瓶,一個老婦在草地上緩緩走 過。配上巴哈中提琴幽怨的"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Number 1 in G"樂章,很有曲終人散,人去樓空的寂寥感覺。








 


電影就此完結。他們最後到底有否如期,半年後在維也納重逢,再續前緣?留待觀眾各自猜測。想不到,這個答案,要等到九年後,電影的續集《Before Sunset》,才揭曉。


九年之後,他們在巴黎重遇,二人外表,情懷,都不比當年。特別是她,飾演 Celine 的Julie Delpy 生於 1969年,拍攝《Before Sunrise》時才廿四歲,鮑蒂昔尼模樣金黃色微曲的長髮,緊致光滑的皮膚,明亮,慧黠的眼神,修長苗條的身段,可愛的笑容,真的是花樣年華。九年後, 她也不過是三十三歲,消瘦了的她,卻已臉容憔悴,感情,生活的不如意,使她變成一個苦澀,憤怒中年,女性果然比男性更經不起歲月的磋跎!   難怪當他們重遇,她笑穿著問他,"Do I look any different?"  (問這問題,她當然是希望他回答她,「沒有,你一點也沒有變,和從前一樣。」,雖然明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女性,總喜歡自欺欺人!)
他望了她一會,很聰明,避重就輕,很幽默的回答,"I have to see you naked."

相對於她,他可算比較幸運,這些年來,他生活得不錯,是成了名的作家,並已婚,有一子,但他心裡,仍然記掛著她。
他把他們的故事寫成書,又安排了親身到巴黎開新書發佈會,下意識是希望可以在巴黎重遇她。

結果,如他所願,他們真的在巴黎遇上了。
很諷刺地,和第一次遇見她的時候一樣,他們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在日落之前,他便要趕往機場,乘坐飛機返回紐約。

一如從前,他們見面,總有說不盡的話題。他們談過去,談愛情,談人生。
她 問他那年究竟有沒有前往維也納?他支唔以對,反問她同一問題。她說沒有,他跟著也答沒有。她鬆了口氣,解釋她她原本也打算赴約,可是由於祖母病逝,她要奔 喪,所以未能成行。聽她這樣說,他才也坦白承認,那一年,原來他有應約,再到維也納,可是見不著她。他的命運從此逆轉。
他不斷思量,嗟嘆,What if? 假如他們當年在維也納如期再會,他們的人生,便會很不一樣。

而她,當然也沒忘記他。對於她來說,每一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失去了,都無可代替。
這 些年,她當然有過其他男友,可是,他們都不是他。
感情上的不如意,令她對愛情失去幻想,對人,對事,不敢再懷有過多希望,生活是一堆挫折,生命充滿妥協, 開始享受獨自一個人,麻木地生活,直到她看了他的書,勾起了她心底深處的記憶

她想起,那一年,當她還是年輕的時候,她曾
相信過愛情,也曾浪漫過,只是, 那一天和他的共處,似乎已耗盡了她一生的浪漫,自此之後,她的內心似已掏空,在餘下的日子,她再沒能對其他人付出同樣的感情。


聽罷,他很懊惱,問為何他們當年沒想到交換電話地址,以至完成失去聯絡。
她回答,那是因為他們太年輕和愚蠢 (coz we were young and stupid)。他們還以為,即使錯過了對方,以後還有很多機會,遇到其他一樣可以和他們溝通的人。直至他們之後在情路上尋尋覓覓,卻一直沒有遇到更好的

他結婚、生子,繼續生活,心 底裡卻依然念念不忘年輕時在那一天遇見的她,和那一天和她一起度過的那美麗的時光

電影中有一幕我特別有深刻印象:
在 新書發佈會上,有讀者問他,下一本書會寫些甚麼?

他想了一會,緩緩答道:他想寫有關一個原本很有夢想的人的故事。
這人年輕時,好想做一個冒險家,到處遊 歷,後來,他結了婚,有體貼的妻子,可愛的女兒,一份很好的職業,好像甚麼都擁有,他卻依然終日鬱鬱寡歡。一天,他看著他五歲的女兒,穿著一條夏天裙子, 開心的躍上檯面,隨著流行音樂拍子跳起舞來,他忽然好像回到十六歲那天,他和他的女朋友在外玩了一整天後送她回家,她捨不得離開,頑皮地躍上車頂,隨著音 樂起舞,當時汽車中的無線電播的,正是同一首歌,她臉上的表情,和他女兒的一模一樣 ...


他說的,很明顯其實是他自己的心聲。
他,就像他書中模擬的主角,事業有成,有一個美滿的家庭,然而,他不快樂。

他一直記掛著的,是多年前,他年輕的時候在歐洲一列火車上遇到的法國女孩。

第一次看這場戲,已深深被感動,想起《紅樓夢》說的:「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使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就是這個意思吧,不禁惻然。
他掛念的,其實並不是她,而是逝去的青春歲月,及年輕時對浪漫愛情及理想的執著。

如果《Before Sunrise》是代表了我們短暫如朝露,夢幻一般的浪漫青春歲月,《Before Sunset》說的就是現實,成長,及成長之中,每個人在感情及生活上少不免經歷的種種失敗,挫折。

聽著她對他訴說她多來感情路上的不如意,如何由一個對生命充滿熱誠,對愛情充滿憧憬的小女孩,到慢慢忘記所有理想,變得現實,妥協,不再相信愛情,寧可孤獨一人,因為一個人寂寞,總比坐在情人身旁卻仍感到寂寞好。

不知何故,想起王菲這首《長大》:





「我尚幼小 望向風裏 愛天真淺笑
  天空永恒幻變 多麽奧妙 我卻幼稚管不了
  青蔥歲月 靜靜遠飄 路上奔波 再也不懂淺笑
  彷佛汽球在風飄 怎意料 慨歎這是否需要
  你說這叫長大 我說多麽的費解
  我愛看這世上有多大 可惜世界 轉變太快
  
      當我厭倦 再沒法走 默默哭叫 我要當天所有
  感觸世情幻變猜想以後 不改只有 遠遠的星宿
  每次失意躲避 我說多麽可悲
  我愛昨天那自我天地 多麽粗糙 卻也多優美」





Comments:

Scarlette 
2013年1月2日上午8:49

  • Love these two movies! Agree "Before Sunset" is sad, but more realistic..  

kc 
2013年1月5日下午1:42

  • True, life is full of regrets...that's what make the film realistic..


CH 
2013年1月1日上午3:18

  • 《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是我最喜愛的愛情電影,特別喜歡電影中 Jesse 和 Celine 無所不談的對話,雖然有人或許會認為這樣子的喋喋不休有點沉悶,但可能他們的對話內容太精彩,特別是《Before Sunset》中,不再年輕,看透世情的二人談過去,現在,愛情與人生,雖然頗灰暗卻透徹,真實,令人一再回味。

kc 
2013年1月5日下午1:37

  • 劇本的確寫得很好,聽說演員,特別是 Julie Delpy 也幫忙構想及撰寫了戲中不少對白。真不愧為才女,美貌與智慧並重!

 

Tuesday 25 December 2012

聖誕快樂: 歌曲篇 (後記)

又是一年,又到聖誕。
想起過去一年,好像發生了很多事,卻原來,甚麼也沒發生過。
只是不知何故,心裡明白,有很多事情都不一樣...
心底深處有一些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已溜走了,想抓,都抓不住,很是悵然。

想起很多事,很多人,依然很想念你們,很想回到過去,看看你們,對你們說一聲,你們都好嗎?
可以做的,唯有是如此吧。

謹送上這首林一峰的《今天應該更高興》,祝大家聖誕快樂,今天,比昨天,及以後天天,都會更高興!




林一峰《今天應該更高興》
曲 / 詞 / 主唱 ~ 林一峰

突然剩我捱下去 即將葬身歡騰鬧市
電話為何仍未響 突然害怕難面對
雙雙友好 噓寒問暖 自己仍然無伴侶
佳節熱鬧倒數 像諷刺著我

誰人像我一個人 誰人沒氣力談情
避免感觸太多 感覺太亂難清醒
成全幸福的拼圖 人潮中我漸忘形
至少燈飾照閃 假使你在旁 今天應該更高興

達明若聽到這歌 應該記得當年為了大家 全情投入過
大雄沒忘懷技安 畢竟最不開心已經走過
錯過 能認錯 靜兒或靜香現在也快樂嗎

仍然懼怕一個人 仍然沒氣力談情
夠膽翻開記憶 不敢正視旁人高興
成全幸福的拼圖 人潮中我漸忘形
滿天燈飾照閃
即使碰著誰 都不知怎去反應

為何懼怕一個人 為何太急於相戀
就算只得兩手 雙緊扣著仍能溫暖
尋求幸福的過程 原來自己不清醒
每當穿起暖衣 將心跳記住
今天應該更高興 今天應該更清醒
今天應該更高興 今天應該更清醒
今天應該更高興

Saturday 15 December 2012

《巴黎戀愛寫真》‏

因為之前患上感冒,斷斷續續差不多病了一個月,自從十月看過《書中字有夢女神》之後,再沒入戲院看電影,直到這兩個星期精神好轉,又見最近有多齣電影上 畫,如《ARGO救參任務》,李安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Brad Pitt 的《奪命無聲》,《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還有港產片《寒戰》等,口碑不俗,我都有興趣,都頗值得入場支持。最令我急不及待選擇先看的,卻是一齣剛上畫的日本電影《巴黎戀愛寫真》。

選擇這電影,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中山美穗。
認 識中山美穗,是由十多年前看過她一人分飾兩角,獲獎無數的日本經典愛情電影《情書》開始,後來也看了她和金城武主演的電視劇《二千年之戀》。很喜歡她靜 寂,帶點憂鬱的臉容,優雅的氣質。此外,這電影是由岩井俊二(就是《情書》的導演)監製,導演北川悅吏子,是另一齣日本經典電視劇《悠長假期》的編劇,負 責電影配樂的又是我喜歡的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加上這電影全程於巴黎實地取景,巴黎浪漫景致,教我怎能不對這電影充滿期待?




故事很簡單,說的是兩個來自不同背景,身份懸殊的男女,在異地偶爾相遇,有點像經典《羅馬假期》,及早前寫過的《晚秋》,他們短聚了三天,產生了微妙的感情,然而,兩個人都知道,他們相遇得不是時候,不會有將來,明知道沒結果,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電影開始時,向井理飾演的年輕攝影師八神千甫到巴黎,便被妹妹撇下在塞納河畔,不諳法語,人生路不熟的他,正感徬徨無助之際,遇上同樣來自日本,由中山美穗飾演的河原葵。

她不慎踏破千的護照,並折斷了高跟鞋的鞋跟。他幫她修補鞋跟,從閑談中,知道她是居住在巴黎,替一份以日本讀者為對象的報刊作採訪的 freelance 自由作家,他鄉遇故知,份外感到親切。他們交換了電話。他在領事館辦辦完申請新護照手續後,想到酒店 check in,卻不記得妹妹在巴黎訂的酒店名字,幸好葵剛來電,她憑著一個有關甜品的線索,推敲出酒店的名字,(那酒店最出名是它的甜點 popelini, 一種用巴黎老牌餅店 ,最近也在香港開了分店的 Laduree 奶油做的,法國奶油泡芙。) 。

後來,千更得她用電話沿路指引,教他從領事館一路走 到酒店所在地。沿途他經過凱旋門、巴黎鐵塔、香榭麗舍大道,羅浮宮等,他一邊走,她一邊在電話中充當導遊,給他介紹這些巴黎景點。而我們作為觀眾,亦跟著 千,在銀幕上飽覽了這段巴黎沿途的風光。



(這段異地邂逅及巴黎遊,又令人想起電影 Before Sunrise 和 Before Sunset。)



我沒有運動細胞,平時忙於工作,假日情願休息,唯一的運動就是步行。在外地旅遊,更加如是。
巴黎是一個很適宜步行的城市。這段路程,我當然走過。其中葵說到 Champs-elysee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著名的購物中心,很多遊客必來朝聖的老牌名店 LV,就位於這條美麗的街道上。想起兩年前到巴黎,走過 LV 門外,  的確如她所言,大排長龍,不禁會心微笑。





最後他到達酒店,卻發覺原來她也來了,為了答謝她,他邀請她吃晚飯,飯後到酒館喝酒,她醉了,他送她回家,因為又忘記了酒店的名字,留在她家中,在浴缸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她醒來見到他,大為意外,卻也很是歡喜。她為他煮早餐,他幫忙做咖啡。

她要為她工作的報刊寫一個有關復活節專題,他倍著她到麵包店採訪甜品師傅,聽他講解復活蛋的故事。從閑談中,兩人對彼此的認識漸多,情愫漸生。

他,出生於東京狄士尼樂園成立那年,即 1983。
而她,比他年紀大十多年,她年輕時跟一個藝術家結婚,移居巴黎,後來才發現,他花心又多情,背著她在外有多個情人,她決定和他離婚。
離開他之後,她才發覺自己懷孕,她把兒子生下來,獨自撫養,二個人加上小貓,一家三口,有一段時光都算樂也融融。
每當她在鋼琴前彈起莫札特的《小步舞曲》,貓兒都會知道是用饍時間了,自動跑回來。
可是兒子天生體弱,不到五歲便病逝,後來,連貓兒也走了,只剩她一人,忍受著傷痛,和無邊無際的寂寞,故作堅強地生活下去。
每天她回家之時,在門外,都會裝作若無其事,大聲說一句,「我回來了。」雖然,她知道,屋內根本沒有人,她,只有她自己。

多年來一直獨自生活的她,內心其實很寂寞,這兩天在他的倍伴下,她的心,似乎也隨著慢慢復活過來。
但 另一方面,因為曾經受過情傷,好不容易復元,一個人在異地,過著簡單,平淡,卻恬靜的生活,因為害怕再受傷,加上明知道對方只是過客,又比自己年輕十多 年,怎樣看他們也不會有將來。所以即使她也很渴望愛與被愛,她都只能盡量抽離,不敢貿然投入,最多只能或在言語間隱晦地作出試探,或者在酒後借醉依偎在他懷中,一晌貪歡。

對於他來說,她成熟,世故,獨立,美麗,溫柔,有一份有趣的工作,會烹調,在他迷途的時候固然幫了他一把,後來得知她的故事,心生同情,由憐生愛。
可是,他有感自己也正處於徬徨,迷惘的階段,沒能力給予她任何承諾。他曾經也滿懷夢想,希望可以有自己的攝影展,出版自己的攝影集,然而,在現實中,他每天都只是營營役役,既達成不了理想,又逃不脫,工作上的不如意,女友也 離開了,令他覺得自己不中用。因此,雖然他被她吸引,對她有好感,卻不敢大擔採取主動,只能 像她一樣,多翻含蓄地試探,欲言又止。

最後她答允帶他去看她最喜歡的巴黎景點,原來就是巴黎鐵塔,因為,巴黎鐵塔永遠都在,不像人,聚散無常。
他聽到她這樣說,隨口便答道,「我能成為你的鐵塔就好。」
她隨即調侃他,「明天就要走的人,別說那樣的話。」
他唯有無奈地嘆息,「真不想回去。」
她聽了一怔,頓了一頓,終於鼓起勇氣,輕聲說道:「那,就不回去好了。」
他卻躊躇了,沒即時回答她,她知道自己做次了,連忙改口道,「不好意思,令你受窘了。」



導演在電影中也安排了千的妹妹,來作一個對比。
相對於葵,年輕的她顯得敢愛敢恨。她千里迢迢帶同哥哥來巴黎,就是為了追求她的所愛,一個多情,不羈的年輕藝術家。她撇下 哥哥,大擔找他上門,和他過了兩天甜蜜的好時光。在最後一天,她提出,她愛他,她不要一個人,要和他結婚。他嚇呆了,不知道如何回應。她對他說,要不,和 她結婚,要不,和她分手。她不要和他拖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果然是一個勇敢的,忠於自己感情的年輕新一代女性!


遊覽船快駛到 Ponte Marie 瑪麗橋,葵告訴千,傳說船在橋下過的時候,許的願就會實現。不過,要戀人才可以。
千聽罷抓住葵的手笑說,「那麼,就讓我們假裝戀人吧。」
不錯,由於不同的原因,兩人都太多顧慮,太多猶豫,他們最多只能假裝,時間一到,還是要道別,就像《羅馬假期》中的公主和記者,三天短聚之後,各自回到自己的現實世界。



臨別依依,兩人在巴黎街頭道別,雖然不捨,卻也唯有最後來一個深深的擁抱,夕陽斜照在他們身上。
跟著,送他上車之後,她瀟灑地轉過身,在坂本龍一的音樂聲中,她的身影,迎著夕陽逐漸遠去。

「對於我,巴黎就是鐵塔和你。」
以後,當他想起巴黎,他就會想起她。她,就如巴黎鐵塔,永遠都會存在於他的記憶之中。



千離開後,葵回復如常的生活。
然後,有一天,她收到他從日本寄來的包裹,裡面有一張他個人攝影展的邀請咭,另外,還有一對漂亮的新的高跟鞋。
她想起,那天她和他到鐵塔遊覽後,累了,她坐下來,發覺自己穿的仍是那雙鞋跟斷過,由千替她修補過的鞋,她不禁輕輕說,我要買過一雙新鞋子。
想不到,他聽到,還記在心中。

她捧著那雙鞋子,很開心的笑了,又隨即穿上,打開大門,走到屋外樹下的長椅坐下。
她坐在椅子上良久,把腿提高又放下,欣賞這雙新鞋子,臉上,一直帶著笑。

這電影的日本片名,就是《我想買新的鞋子》,英文是 "I have to buy new shoes"。意思很明顯。
舊的,破的鞋子,就像我們不堪回首,傷痛的過去,無必要永遠留著。是時候像葵一樣,把它拋開,釋放心扉,穿上新鞋,走新的路,即使,路上沒有他,她也可以帶著微笑,迎向新生。

怪不得,一個膾炙人口的商場廣告也如是說,「每一個女性,都需要一雙新的鞋子。」
明天,一於也去給自己買一雙新鞋。 
Comments:
Irene
2013年3月27日下午1:30
  • 鞋子之於女性,似乎真的有著特殊的意義。Sex and the City 的 Carrie 也說過:「愛情會逝去,鞋子卻永遠在」。和這電影中葵說喜歡巴黎鐵塔的原因一樣。
CH 
2013年3月30日上午2:22
  • 不 錯,Sex and the City 電影中Mr. Big 最後就是用了由 Manolo Blahnik 設計的藍色水鑽高跟鞋向 Carrie 求婚。這位設計家所設計的鞋,Madonna 曾形容為 "as good as sex and they last longer"...,道盡女性對鞋子的感情。不 錯,Sex and the City 電影中Mr. Big 最後就是用了由 Manolo Blahnik 設計的藍色水鑽高跟鞋向 Carrie 求婚。這位設計家所設計的鞋,Madonna 曾形容為 "as good as sex and they last longer"...,道盡女性對鞋子的感情。
kc 
2013年3月30日下午7:44
  • 哈哈,難怪當很多人批評 Manolo Blahnik 所設計的鞋子售價太昂貴之時,他回答道:「你認為貴麼?總比離婚便宜。」
Rebecca 
2012年12月21日上午9:38
  • 同意這電影很有"Roman Holiday", "Before Sunrise" "的影子。但與這等經典相比,本片水準只是一般。不過,頗喜歡這電影 Open ending 的結局。千隔洋送上邀請咭及新鞋給葵,證明他心裡仍然有她。葵會否穿上千送的新鞋,出席他的攝影展?他們會否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全留給觀眾想像。
kc 
2012年12月24日上午1:35
  • 結局的確很有意思。假如我是葵,一定不會去日本出席千的攝影展。他送來新鞋,可能只是為了感謝她曾經在他流落巴黎的時候幫過他一把,未必有其他意思。況且,如今他事業有成,大把年輕貌美的女孩子爭著做他的女友,她又何必貿然去湊熱鬧?假如他真的對她念念不忘,自然會再到巴黎找她。女性,尤其是年紀不輕的女性,輸不起,還是矜持些好。
Scarlette 
2012年12月18日上午11:00
  • 電影裡中山美穗遇到男主角時穿的,和片尾收到他郵寄來的鞋,都是法國著名品牌Roger Vivier,價值不菲,我也想要一對呢!
kc 
2012年12月18日下午1:31
  • Roger Vivier 的鞋美則美矣,可是四吋那麼高,我一定不會穿!
 CH 
 2012年12月18日上午9:42
  • 導演北川悦吏子原來是日劇經典《悠長假期》的編劇,難怪某程度上這部電影很有其影子。可惜男主角固然不能與木村拓哉相比,就是中山美穗也是美人遲暮,與當年《情書》初出道的她相差甚遠。果然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kc 
2012年12月18日下午1:29
  • 不錯,歲月留痕,中山美穗臉容難掩滄桑,幸好她的身段依然高挑苗條。《悠長假期》是我第一套看木村的電視劇,自始便喜歡上他。這劇還有竹野内豐及松隆子,真教人懷念。
 Sam  
2012年12月16日下午12:38 
  • 我也很喜歡中山美穗和她的《情書》,一齣凄美憂傷的電影。最深刻印象是中山美穗飾演美麗深情的博子,跑到未婚夫遇害的山上,站在白皚皚的積雪中對著山頂放聲大喊:“藤井樹君,你好嗎? ” 令人落淚。 
kc 
2012年12月18日下午12:25
  • 《情書》的確是日本愛情電影經典,每次重看,都有很深的感受,想起逝去的青春和愛情,一如電影中提及的普魯斯特的那部著名小說的名字,《追憶逝水年華》,特別令人神傷。
kc: 2024年七月,相隔十年,重訪小樽,更感時光匆匆飛逝,身邊很多人和事都不一樣,不禁又想起岩井俊二《情書》中,中山美穗在雪地上放聲高呼「你好嗎?我很好!」(お元気ですか,私は元気です 。)的一幕。也好想向多年沒見或已離開的朋友,親人,說一句你好嗎,這是問好,也是告別,希望糾纏博子多年的思念,可以終於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