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過後的星期一,趁著仍然是假期,天氣轉晴,決定到上環一行。
首先到生記吃午飯,兩個人叫了一碗魚腩豬潤粥,一碗清湯牛腩牛筋麵。
牛腩沒肥膏,炆得夠冧,很入味,牛筋則很爽,份量很足夠,不過個人還是較喜歡紅燒。粥的材料也很多,魚腩豬潤各有四五大片,魚腩很新鮮,豬潤熟了一點,不過 仍然很滑,點跟粥的薑蔥豉油汁十分美味。兩碗粥麵才合共七十元,很是超值。
吃完午餐,沿著蘇杭街往北行,這條小小的街道開了很多新食肆和咖啡店,但還最吸引的還是幾間碩果僅存的舊舖,如以生產源吉林茶著名的源廣和行,米行,售賣工業清潔用品的兆成行。
走到皇后大道西,向西行,經過上環文娛中心,轉入荷里活道,不久便到達太平山街。
太平山為太平山街一帶山崗的地方,開埠初期常有盜賊小偷出沒,後在該處鄰近設置軍營和警署,治安漸趨太平,因而名為「太平山」。其後聚居華人日眾,該地遂依山建街,房舍列建路旁,該路名為「太平山街」,至今仍可見其狹窄及高低不平的特色。
看著那一棟棟高低不等,外牆顏色不一,卻有各自特式的層舊式樓宇,窗外很多掠了衣服,露台也有很多種了盤栽,樓下的舊信箱,趟臥在欄杆午睡中懶洋洋的貓,已經是很好看的風景。很有南歐小鎮風情。
這裡的景點有水月宮,觀音廟,原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座落在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 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
除了舊式店舖,歷史文物,廟宇,這舊區也有不少富歐洲特色的藝術小店, 咖啡店,時裝店,畫廊,工作室等,形成東西文化薈萃,新舊建築並存這樣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
我一向喜歡舊事舊物,所以特別享受在這些消失中的舊區浪蕩的閒情。
想不到與香港金融商業中心的中環咫尺之隔,有一個這麼寧靜,富有性格,充滿不屬於這年代,遺跡的地方。
有一個年紀不少,看似很專業的老人架起了攝影機在拍照。
沿途也碰到一一些年輕人,拿著照相機在拍攝,像我一樣,希望用鏡頭將這些舊區境物凝固,使能得以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從必列者士街再往南行,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便到達因電影《歲月神偷》而廣為人知的永利街。
永 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
這小小的一條街,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 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歲月神偷》就是在此取景。永利街早年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此片在柏林 影展得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劃為保育區,這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方得以保留。
首先到生記吃午飯,兩個人叫了一碗魚腩豬潤粥,一碗清湯牛腩牛筋麵。
牛腩沒肥膏,炆得夠冧,很入味,牛筋則很爽,份量很足夠,不過個人還是較喜歡紅燒。粥的材料也很多,魚腩豬潤各有四五大片,魚腩很新鮮,豬潤熟了一點,不過 仍然很滑,點跟粥的薑蔥豉油汁十分美味。兩碗粥麵才合共七十元,很是超值。
吃完午餐,沿著蘇杭街往北行,這條小小的街道開了很多新食肆和咖啡店,但還最吸引的還是幾間碩果僅存的舊舖,如以生產源吉林茶著名的源廣和行,米行,售賣工業清潔用品的兆成行。
走到皇后大道西,向西行,經過上環文娛中心,轉入荷里活道,不久便到達太平山街。
太平山為太平山街一帶山崗的地方,開埠初期常有盜賊小偷出沒,後在該處鄰近設置軍營和警署,治安漸趨太平,因而名為「太平山」。其後聚居華人日眾,該地遂依山建街,房舍列建路旁,該路名為「太平山街」,至今仍可見其狹窄及高低不平的特色。
看著那一棟棟高低不等,外牆顏色不一,卻有各自特式的層舊式樓宇,窗外很多掠了衣服,露台也有很多種了盤栽,樓下的舊信箱,趟臥在欄杆午睡中懶洋洋的貓,已經是很好看的風景。很有南歐小鎮風情。
這裡的景點有水月宮,觀音廟,原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座落在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 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
除了舊式店舖,歷史文物,廟宇,這舊區也有不少富歐洲特色的藝術小店, 咖啡店,時裝店,畫廊,工作室等,形成東西文化薈萃,新舊建築並存這樣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
我一向喜歡舊事舊物,所以特別享受在這些消失中的舊區浪蕩的閒情。
想不到與香港金融商業中心的中環咫尺之隔,有一個這麼寧靜,富有性格,充滿不屬於這年代,遺跡的地方。
有一個年紀不少,看似很專業的老人架起了攝影機在拍照。
沿途也碰到一一些年輕人,拿著照相機在拍攝,像我一樣,希望用鏡頭將這些舊區境物凝固,使能得以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從必列者士街再往南行,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便到達因電影《歲月神偷》而廣為人知的永利街。
永 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
這小小的一條街,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 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歲月神偷》就是在此取景。永利街早年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此片在柏林 影展得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劃為保育區,這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方得以保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