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3 May 2012
澳洲之旅 (1) : 南半球的天空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和同事到了澳洲一行,先後停留過三個城市,包括西岸的 Perth 珀斯,及東岸的 Melbourne 墨爾本及 Sydney 悉尼。
這不是我第一次到澳洲。十多年前去過東岸多個城市,近年亦到過珀斯兩次,印象不錯。
特 別喜歡悉尼美麗的港灣,如花瓣般婥芍若生姿的歌劇院,及海港大橋,都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記得那年去的是十二月初,應該是澳洲的夏天,北部昆士蘭的氣溫 高達四十度。但到達墨爾本的那個晚上,迎接我的卻是凄風苦雨,氣溫只有十二度,儼然香港的寒冬,對於當時沒有準備寒衣,衣衫單薄的我,更感寒冷,只能躲在 酒店。幸在好翌日雨停了,天氣轉晴,氣溫又回升到三十多度! 後來才知道,因為墨爾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天氣分差極大,"four seasons in a day" -- 一天經歷如四季的反覆,實屬平常。我怕冷,又怕熱,所以那次對墨爾本的印象只是一般。
今次再到澳洲是四月下旬 至五月上旬,是澳洲的秋天,也是雨季,臨出發之前,聽說悉尼又是連番大雨,雖然不至於像去年那般整個城市都備受水淹,但也令我有點擔心。結果卻出乎意料之 外,整個行程中,所到的城市的天氣都非常好。當地的友人都說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到達之前還下著雨,但我們一到便放睛。「貴人出路招風雨」,看來,我們都 不是貴人呢。
在墨爾本的幾天,除了第一天晚上有微雨之外,都天朗氣清,空氣清涼,帶點寒意,幸好我今次有備而戰,帶來的冬衣,派上用場。那個星期天,在市中心漫步,沿 著 Collins Street,轉過 Swanston Street,走到 Flinder Street Station,坐在聯邦廣場的石階,一邊看著街頭賣藝者的表演,一邊享受墨爾本秋日璨爛,卻並不灼熱的陽光,身邊不時傳來遊人歡呼聲,喝采聲,掌聲,心 情不期然放鬆了。
先分享幾張墨爾本藍天白雲的照片。
五月一日,臨離開墨爾本之前一個美麗的早上,到了東北舊區,吃了一頓美味豐富的 brunch,沿著 Gertrude Street,緩緩散步至墨爾本博物館。一路抬頭看天,見到雲層明顯增多,山雨欲來,厚厚的,似綿絮的雲,大幅抹過廣寬的長空,延綿不絕,感覺奇異瑰麗。
在悉尼的第一天,早上起來,步出酒店,走在那高低起伏的街上,抬頭仰望,只見到那天空明澄清澈,滿滿的染了一片紫藍,一絲雲也沒有,襯托起這舊區充滿維多利亞式建築,古典,色彩繽紛的舊房子,街道兩旁正在日漸染紅的楓葉,伸向天空的枯枝,又是另一番風景。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雨雲開始飄至。在悉尼往萬里的渡輪上,當船慢慢駛出悉尼港口之際,在船上往回望,清楚見到,悉尼大橋,歌劇院的一邊雲層滿佈,風雨欲來,另一邊,卻是依然陽光普照,天色蔚藍,真正是「東邊太陽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睛」的情景,很是有趣。
幸好最後都天公做美,沒有下雨,黃昏,在悉尼灣畔漫步,欣賞夕陽奄映下的悉尼大橋和歌劇院。
走到累了,便選擇了海邊一間海鮮蠔酒吧餐廳晚餐,品嘗新鮮生蠔及烤澳洲大龍蝦,度過了一個很愉快的晚上。
Comments:
kc
2012年6月5日上午8:52
是的,我也喜歡歐洲多些。我已完成英國的工作,現正放大假,身在意大利的Bologna, 一個很寧靜美麗的城市,下一站是firenz 。
Sam
2012年6月2日下午9:34
澳洲,特別是東岸的悉尼,天氣比較溫和,海港的風景秀麗,海產豐富,不錯是一個居住的好地方。然而,我始終偏愛歐洲。想你在倫敦的工作已經完成, 可會如之前所說的順道放大假在歐洲旅遊?
Labels:
人在旅途
Saturday, 5 May 2012
上環遊
復活節過後的星期一,趁著仍然是假期,天氣轉晴,決定到上環一行。
首先到生記吃午飯,兩個人叫了一碗魚腩豬潤粥,一碗清湯牛腩牛筋麵。
牛腩沒肥膏,炆得夠冧,很入味,牛筋則很爽,份量很足夠,不過個人還是較喜歡紅燒。粥的材料也很多,魚腩豬潤各有四五大片,魚腩很新鮮,豬潤熟了一點,不過 仍然很滑,點跟粥的薑蔥豉油汁十分美味。兩碗粥麵才合共七十元,很是超值。
吃完午餐,沿著蘇杭街往北行,這條小小的街道開了很多新食肆和咖啡店,但還最吸引的還是幾間碩果僅存的舊舖,如以生產源吉林茶著名的源廣和行,米行,售賣工業清潔用品的兆成行。
走到皇后大道西,向西行,經過上環文娛中心,轉入荷里活道,不久便到達太平山街。
太平山為太平山街一帶山崗的地方,開埠初期常有盜賊小偷出沒,後在該處鄰近設置軍營和警署,治安漸趨太平,因而名為「太平山」。其後聚居華人日眾,該地遂依山建街,房舍列建路旁,該路名為「太平山街」,至今仍可見其狹窄及高低不平的特色。
看著那一棟棟高低不等,外牆顏色不一,卻有各自特式的層舊式樓宇,窗外很多掠了衣服,露台也有很多種了盤栽,樓下的舊信箱,趟臥在欄杆午睡中懶洋洋的貓,已經是很好看的風景。很有南歐小鎮風情。
這裡的景點有水月宮,觀音廟,原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座落在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 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
除了舊式店舖,歷史文物,廟宇,這舊區也有不少富歐洲特色的藝術小店, 咖啡店,時裝店,畫廊,工作室等,形成東西文化薈萃,新舊建築並存這樣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
我一向喜歡舊事舊物,所以特別享受在這些消失中的舊區浪蕩的閒情。
想不到與香港金融商業中心的中環咫尺之隔,有一個這麼寧靜,富有性格,充滿不屬於這年代,遺跡的地方。
有一個年紀不少,看似很專業的老人架起了攝影機在拍照。
沿途也碰到一一些年輕人,拿著照相機在拍攝,像我一樣,希望用鏡頭將這些舊區境物凝固,使能得以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從必列者士街再往南行,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便到達因電影《歲月神偷》而廣為人知的永利街。
永 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
這小小的一條街,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 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歲月神偷》就是在此取景。永利街早年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此片在柏林 影展得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劃為保育區,這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方得以保留。
首先到生記吃午飯,兩個人叫了一碗魚腩豬潤粥,一碗清湯牛腩牛筋麵。
牛腩沒肥膏,炆得夠冧,很入味,牛筋則很爽,份量很足夠,不過個人還是較喜歡紅燒。粥的材料也很多,魚腩豬潤各有四五大片,魚腩很新鮮,豬潤熟了一點,不過 仍然很滑,點跟粥的薑蔥豉油汁十分美味。兩碗粥麵才合共七十元,很是超值。
吃完午餐,沿著蘇杭街往北行,這條小小的街道開了很多新食肆和咖啡店,但還最吸引的還是幾間碩果僅存的舊舖,如以生產源吉林茶著名的源廣和行,米行,售賣工業清潔用品的兆成行。
走到皇后大道西,向西行,經過上環文娛中心,轉入荷里活道,不久便到達太平山街。
太平山為太平山街一帶山崗的地方,開埠初期常有盜賊小偷出沒,後在該處鄰近設置軍營和警署,治安漸趨太平,因而名為「太平山」。其後聚居華人日眾,該地遂依山建街,房舍列建路旁,該路名為「太平山街」,至今仍可見其狹窄及高低不平的特色。
看著那一棟棟高低不等,外牆顏色不一,卻有各自特式的層舊式樓宇,窗外很多掠了衣服,露台也有很多種了盤栽,樓下的舊信箱,趟臥在欄杆午睡中懶洋洋的貓,已經是很好看的風景。很有南歐小鎮風情。
這裡的景點有水月宮,觀音廟,原來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也座落在此。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 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
除了舊式店舖,歷史文物,廟宇,這舊區也有不少富歐洲特色的藝術小店, 咖啡店,時裝店,畫廊,工作室等,形成東西文化薈萃,新舊建築並存這樣一個很有特色的社區。
我一向喜歡舊事舊物,所以特別享受在這些消失中的舊區浪蕩的閒情。
想不到與香港金融商業中心的中環咫尺之隔,有一個這麼寧靜,富有性格,充滿不屬於這年代,遺跡的地方。
有一個年紀不少,看似很專業的老人架起了攝影機在拍照。
沿途也碰到一一些年輕人,拿著照相機在拍攝,像我一樣,希望用鏡頭將這些舊區境物凝固,使能得以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從必列者士街再往南行,沿著樓梯拾級而上,便到達因電影《歲月神偷》而廣為人知的永利街。
永 利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小型印刷廠的集中地,高峰期有十多間,現今只剩下兩間。
這小小的一條街,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 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歲月神偷》就是在此取景。永利街早年已被納入市區重建局重建項目,原本只會保留其中三幢唐樓,其餘重建為住宅大廈。此片在柏林 影展得獎後,爭取完整保留街道的聲音增大,市區重建局於2010年3月16日宣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劃為保育區,這條街道的原有風貌方得以保留。
Labels:
生活閒情
Subscribe to:
Posts (Atom)